參加活動: 0 次
組織活動: 0 次
|
網站小提醒:2GIRL定期清除90天以上的短消息,重要資料請記得複製到自己的電腦喔
AD. Lin:作家、女同志網路廣播節目主持人
) i, L; z7 [4 \2 C! C+ c9 n$ b 前幾天進行了一場微小的T's Talk。所謂的T's Talk,也不過是幾枚T聚在一起很沒創意的聊著如何追求女人,以及各自的感情觀。當了一下下狗頭軍師之後,話題隨著友人一句話而轉向:「我嘗試想說服自己但仍無法珍惜。結論是不要勉強吃不是很喜歡的菜,不然要把關係界定清楚。」/ ]" r- u) f! d% U
那是友人對於過去一段搞砸了的戀情的感嘆。但根本沒有人同情她,因為是她自己一開始沒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且到後來還想當好人,希望能好聚好散。但對方又不是笨蛋,哪會這麼「想要當好人」,當然後來以烏煙瘴氣收場。
3 Y& {% W# _6 @ H. t 想起一本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我對於裡面老教授說的「想要」與「需要」論點印象很深。書中說:「我們常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差別在哪?」% j# r& }4 t; f. S5 e
不只生活,其實我們整個生命都扣著這兩點,包括愛情。而且對於選擇少的同性戀來說,這兩點更是重要的愛情課題。 I" ^2 F% t& e) `6 g
「想要」與「需要」的差別在哪兒?我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 G/ r( g1 g1 ~! z& O 最近我很想要一台iPad,幾乎每天都會上購物網站點點晃晃。但我非常清楚自己其實不是真的很需要它,我已經有一台很棒的12吋小筆電,也足以應付寫稿或玩網路所需,我只是「想要」這個很新潮的「3C玩具」。
" Y* d9 J2 c( f( |( V愛情也是一樣,我們想要的愛情或許未必是需要的愛情,基本上多數人都想要擁有一段如同電視或羅曼史裡一樣,驚天動地泣鬼神的愛情,卻忘了去看見自己對愛情最基本的需要。
9 S- ]' Q2 ]9 I+ @ 最不可愛的就是,以同性戀是悲慘的為基礎點,展延出淒苦的戀愛觀,甚至以為這是同性戀愛情裡的必備要件。當然我不是說只有同性戀會這樣,很多異性戀也習慣為自己的愛情寫悲情劇本,好像不將這悲慘進行到底,愛情就不夠美。
" M+ y% M4 ]- {. g2 y$ q 有的人需要的是陪伴、有些人需要的是玩伴、有些人只需要肉體關係就足以支撐起一段愛情、有的人需要刺激……每一個需要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自己才能邏輯出來的。) W6 L: L$ X" E5 t
旁人所言都只是參考值。5 [. x8 K, i2 ]( l$ R( t9 ]4 W0 e0 Y
所以我有時候會問,到底知道自己是想要?還是需要?不只問來求助的朋友們,我也常問自己。在多次的自我或與朋友共同思索過程中,我發現一件很妙的事情:多半時候我們都會以「我想要」當開頭,而非用「我需要」來建立論點。為什麼呢?是不是說「需要」太沉重?好像一承認「我需要」,那就會變成是跟空氣、陽光、水一樣,缺一就活不下去?) Y# Q' g+ F# m. i) b, W# E# j1 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