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錄
2GIRL女子拉拉學園 返回首頁

藍海的個人空間 https://www.2girl.net/?70444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親密關係課程分享之二:鄧惠文心理醫師

熱度 2已有 742 次閱讀2015-8-21 00:55 |個人分類:現在生活

鄧老師非常聰明、思維組織快速、幽默、具演講魅力,只是感覺更強勢
可能因為心理醫生比諮商師擁有強大的理論學術背景
她是少有思維邏輯能如此快速的人
若沒讀過理論,有時反應會跟不上她的速度


分享之二
鄧惠文(榮格學派)
伴侶關係筆記~


精神分析重視潛意識
而關係的滿足與失望,在不被滿足的狀況下,當意識被壓下來,就會成為無意識的反撲
因無意識會找出口,讓彼此之間產生爆發的點。


關係的滿足與失望
期待的事物不出現?
不期待的事物出現?

                        
他人改變(外在歸因)←自我界線→自我改變(內在歸因)


關係的對應
正向感受:親密、照顧、合作
負向感受:疏離、競爭、攻擊


親密關係容易偽裝
若憤怒時看內心,憤怒的感覺通常是挫折

面對關係的視角:

憤怒V.S挫折
侵略V.S防禦=其實自己在防衛時,也是在侵略別人。
因當對方像牆壁時,侵略其實是一種溝通的行為,但要意識到自己是具有攻擊性的。




個人經歷與人際關係
未竟的成長任務
成長指的是人在發展的階段要完成的
1. 被迫害的層次(被忽略)
2. 外來的。
我可以知道我造就了甚麼
我可以知道彼此被影響的問題
父母會影響自己成為被害的角色,覺得自己不知道能做什麼(沒自信、不相信自己)


創傷經驗
固著主題
創傷經驗─失去的、成為一種不斷播送的副歌,
被拋棄的心理經驗,成為一種固著的主題
佛洛伊德:「我們會無意識的經歷創傷,尋找類似、複製類似的經驗。」


EX:女孩喜歡上一位年長者,如同她對父親斷裂的情感,就像產生複製又不想被拋棄的情緒。



但女孩卻總是不斷測試對方的忠誠度,男人也會始終覺得自己無法照顧好對方、無法給予對方安全感,
因男人剛好也會投射過往無法照顧好母親總讓母親處在家暴中的經驗,男方尋找的對象也會重複當時想保護母親卻無力的經驗。


榮格:
「了解自己的陰暗面,是因應他人陰暗面最好的方法。」

「生命的目的是實現自我。」

「自我的陰影面─我們必須認識自己的陰影才能達到完整。」


阿尼瑪 / 阿尼瑪斯
我的靈魂是內在的另一個性別


鄧惠文老師推薦書籍:纏足幽靈。
(已買來讀到一半,好看,在講東方的神話、孔子儒家、道家學說對女性集體潛意識影響至今無意識的問題
華裔諮商師馬思恩女士所寫的書,在研究東方女性被無意識綑綁的中國文化包袱,非常推薦去買來看,能看到我們在社會上遇到的問題享。)


很多女強人女性害怕犯錯,總是很緊繃,而內在也無法放鬆享受。
是因內在有一種無價值感,會習慣在女性位置用男性角度去生存,這可能是因小時候沒被認同。


女性若和內在的男性不和諧,我們就無法發展女性特質
也會不再激進想證明要贏的感覺 (纏足幽靈的解放)


鄧惠文老師體悟多年在關係中的一句話:「不再想贏,而是想要愛。」



榮格:
「內在的另一個性別是我們的靈魂。」

「一見鍾情幾乎都是阿尼瑪 / 阿尼瑪斯之愛。」

「接觸內在的阿尼瑪或阿尼瑪斯是個人完整化的重要歷程,此歷程決定我們的愛情生活。」

「我們總是在尋求我們的另一半。」

「伴侶並不是來解決我們的問題,而是幫助我們看見自己的問題。」



性別原型
女性的原型意象
男性的原型意象


原型
傳承而來的,對世界某面向的反應傾向
行為、創建、組織的有力模式


性別
性別認同─人格面具
性別動力─陰影的交互關係


人格面具
對外在世界呈現自我的方式
給人好印象是重要的,但也可能是一種假的印象


女性面具:犧牲、無我、奉獻
這是因小時候的需求沒被滿足,每次都是否定或不被尊重。


關係的能力
伴侶意識
妳是在服務自己的焦慮,或是在控制對方呢?
這是被扭曲的人格面具



而何謂伴侶意識?
健康關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伴侶雙方心中都有個位置
(Margan 2010)


觀察關係中雙方如何互動的能力,奠基於使用外部觀點的能力。


缺乏伴侶意識
對於另一半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抱有受迫害的焦慮,而不能反思彼此之間發生了甚麼互動。針對受迫害焦慮而防衛。


若缺乏伴侶意識
彼此將無法看到自己對另一方做了甚麼。
無法思考自己和另一方一起造成了甚麼。


具有伴侶意識
伴侶將自我視為關係中的一對。
伴侶意識發生於一方或雙方都變得較能反思哪裡出錯的時候。


Dicks(1967)→婚姻治療師: Martial choice
婚姻選擇

三個次系統
1. 公眾次系統:背景、教育程度、社會地位。
2. 中央自我:價值觀
3. 無意識配對:補償心態(指過去在家庭中的傷口而長大後不斷經歷的重複模式)、天雷勾動地火。



伴侶的潛意識配對
迪克斯假設


選擇看似理想的對象:
ex:愛自己的父親
理想化破滅
因不符合期望而衝突
對於理想客體的矛盾心結浮現


人很少可以變,但人有很多面像,通常是另一面浮現。
人對於沒得到的東西,總是又愛又恨。

ex:一個搞不清楚企畫案改怎麼寫的人,老闆都會氣瘋。
反過來說,若外在總有人讓妳失望,而妳總是完美
那代表你對外在客體存在矛盾衝突。




迪克斯假設1:
與一個伴侶建立關係時,希望伴侶扮演一個跟經驗中家人相反的角色,
但在蜜月期的理想化退去之後,看到的卻還是那個熟悉的客體(不希望交往的)



迪克斯假設2:
尋覓自我失落的部分
對此部分的矛盾情結
攻擊自我無法擁有的部分


彼此性格內向與外向除了互補外,還要能相互學習彼此缺乏的內外向的特質
"若無法學習,則會在無意識當中打擊對方。"


榮格:「伴侶是來讓我們變完整。」
中年後浮現問題,是為了要完整彼此。



文化與伴侶關係(核心家庭、大家庭)。
家族治療前,先問自己在家庭中想要甚麼角色?


承認女人在意關係,是溝通的第一步。



內在阿尼姆斯:我們求取很強的理性,只是害怕內在的脆弱被感覺到。
當與內在的男性面是和諧的,就是榮格所說陰陽面的狀態。
與內在的男性和平相處,則人格更自在和諧,阿尼姆斯也會更陰柔,而非強勢。


恐怖的靈媒體質(日本人寫的書)
胡因夢老師提到人身上是有能量的,胡老師屬於敏感體質總是會吸走別人的負能量導致她很累。
鄧老師聽完後深有同感提到曾遇過一個案例,她從未遇過能量如此低落的人,對事情都非常負面。


她感覺在治療時對方就像是鬼一樣,會將她的能量吸進去,所以總是讓她想睡又很累,就像對方的陰性面。
胡老師回答鄧老師說或許有時真的是靈性鬼怪在對方身上,很多情況不一定。


「人要活出自己的創造力,身教重於言教。」
「有心結要早點解決。」


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找諮商師或精神醫師諮商
因找人幫忙也可以是一本書、一個靈感、一句話。


婚姻諮商是把持住一個空間、思考的空間,而不斷要做的是自我覺察。


能不能讓女兒使用妳而成長,是很重要的事,
因單親家庭中的女兒可能會質問母親為了尋找爸爸而爭吵,這時母親是否能承受?
若母親為了保護自己而將自己抽離為女人而非母親的角色想將一切撇清,則女兒會受傷與之對立。


須保持耐心讓女兒詢問、質疑
因從女兒的幻想中,就像同時間媽媽與女兒同時失去一個男人(父親),這是因女兒成長階段界線尚未分離的原因。


當我們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能否讓母親只是一個女人? 而非母親的原型?


若真的給到不能給,母親也要能原諒自己。
因不能原諒自己的母親,可能是自戀性人格。


「溝通時,能量上會形成結果的不同,因對方會感覺到。」
「平等關係是一個每日要學習的課題。」


課堂中某位女學生問到婆媳問題:
鄧老師回應:若妳與母親有問題,可能代表先生與母親也有問題,只是由太太(妳)代為承受問題。






我認同

酷斃了
2

讚一個

遞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習慣沉默 2015-8-21 20:32
很喜歡鄧醫師的觀點
回復 藍海 2015-8-22 01:47
習慣沉默: 很喜歡鄧醫師的觀點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6-12 16:34 , Processed in 0.0736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