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錄
2GIRL女子拉拉學園 返回首頁

藍海的個人空間 https://www.2girl.net/?70444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牽阮的手」紀錄片觀後感

熱度 25已有 543 次閱讀2012-11-25 01:48 |個人分類:電影

很長一陣子沒在這寫文了
因為朋友的活動,我幫忙宣傳也看了一支好片
我想這樣美好的活動,該回饋點心得




因為它,讓我真正了解台灣的歷史,才看見自己活在這塊土地的無知
因為它,讓我看見這一代我們缺少的社會責任,我們過度功利
我感謝這部影片





但其實,看這部影片同時,我有著很多矛盾
因前陣子我寫過一篇文章──小事的感動
這篇以大陸毛澤東與蔣中正,去延續我對大陸歷史所產生的疑問
看過那篇文章的朋友,會知道我所提及的
是無關權力與慾望的純粹,還有懷念那份純樸的美好





這部片,讓我心裡一直產生一個疑問?
影片中林義雄血案、鄭南榕自焚、田朝明醫生、美麗島八位坐牢的勇者
這部片也讓我想起最近西藏幾位年輕人為了爭取西藏獨立,而發生多起自焚事件
那份對於自由的堅持,了解這輩子非去完成的使命,那份感受是什麼?
我一直出現一個疑問?
我們這一代,有人找到自己的使命嗎?
這份使命,讓妳願意用一輩子來執行,到死都要堅持、不斷實踐的事情?






這部片,以現今我們這個世代、文化、資訊爆炸的演進背景
我覺得最最最重要的不是台灣的歷史
而是這個問題──「我們這一代,有人找到自己的使命嗎?」
如果沒有,也許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去「關心這個社會、這個世界」
去找到一個必須堅持到底的信念
這份信念,才能為妳創造更美好的生命
這份信念,也足夠生命去克服所有難題
這份信念,與妳背負多少債無關、與妳擁有多少社經地位無關
賺錢、還債的同時,我們依舊可以去做點甚麼
這份信念,只和妳自己的心有關





舉個例子
若妳也喜歡張懸,這是她正在做的
可以清楚從她傳達的信念裡知道,她找到對社會付出的使命





那我呢? 是否我找到自己的使命?
會提出這個疑問,因流浪回來後的這一年
我出現從未有過的信念,而且異常堅定
它成為往後生命存活的意義,活著的意義






關於愛情

我喜歡這段愛情
但我看見的
不是一輩子的陪伴、也不是甜蜜的段落
我聽見另個幸福的聲音
若能有個不以愛情為主的愛
這份愛能建立在共同付出的信念上
似乎比"愛情"來的更有意義也更長久
我們常希望一輩子,但總是很少人能走到
同個方法老是失敗,那就換個方法吧
或許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想
有知覺的前進,勝過無知覺的漫行
精神意志的信念,勝過被時間沖逝的愛情



關於情緒所蔓延的一切
我討厭各種暴力,特別是習慣以暴制暴的人
藍綠鬥爭已久,但其中已經是個小社會模式
把鏡頭拉遠一點......再拉遠一點
這是個階級、權力、正與反在拉扯的世界
從幾億年開始,就是弱肉強食的社會
接下來,把鏡頭拉近
一個孩子的誕生、一份喜悅的哭泣
而後,每個家庭開始不同的故事
爭吵、怒罵、望子成龍的教育
每個事件,從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就參雜很多情緒



情緒,開始發酵
感受到的人,會開始記憶
妳懷孕了、她懷孕了、動物懷孕了
記憶的媽媽,帶著記憶的情緒
生出一個單純又可愛的寶寶
媽媽的記憶帶著上一代的情緒
教導這一代的孩子
於是情緒成為一種毒,偷偷蔓延在每個人的心裡
如果情緒是小小的蜘蛛
那我想眼前的畫面,就是佈滿蜘蛛的社會




從上面這例子
我看見歷史從恐龍時代,就有了暴力
有了集會模式就有了權力、慾望、鬥爭
鏡頭在拉遠一點....
後來出現規則、法律、框架
去限制這些行為



現在,把鏡頭拉到外太空來看看地球
如果每個時間點都存在,每個事件的發生都沒有消失
這些事件都是二元對立,而且不斷重複發生
強吃弱、弱又提出聲音、而後弱變強、強又變弱
不過是另個打來打去的結果




但我發覺,好像沒有很多人在意這些重複性
即便我們唸了這麼多的歷史
而這些歷史,是情緒衍伸出來的故事與產品
而記憶,是在家族裡不斷產生延續性的結果



其實情緒,一直都是容易被濫用的源頭
很多時候,正義常常必須掛著革命的血
但贏了這世代,相同的規範與統治依舊會延續到下個世代
或許.....要聽聽另個聲音
老子的無為而治



不斷外求的結果,有時不見得是救人,而是外尋一份內在的安心
問題若只是治標而不治本,同樣的歷史會在不同的世代交替不斷上演
不見得是血腥悲劇,譬如這份毒素情緒.......這一代轉化到全世界的衰退經濟



那本在哪? 本在每個人的心裡
影片結束後,我告訴一個朋友
如果給每個人一萬為本金
有的人能夠用一萬賺到一千萬
但有的人只能用一萬賺到一百萬
那我希望,那只與有一百萬的,能安於它的一百萬
而非用負向的方式,去換取更高的一千萬
因為情緒會流轉,每個人的行為都會間接影響這個世界
就如蝴蝶效應一般



我還是想說
只有愛與和平能改變這世界
若依舊堅持以暴制暴,那或許口口聲聲的正義
不過是另個槍桿子出政權的結果,只是愚昧的我們一直都不自知
如同林義雄所說的,只有愛與寬恕才是血案後唯一的路



另個題外話
現今世界,似乎對於病榻上的選擇死亡,還未開放
即便四肢癱瘓動彈不得的患者,似乎沒有選擇死亡的權利
只是我好奇的是,當我能夠行動
我依舊可以選擇死亡,譬如跑去自殺,但不違法
但當我癱瘓,精神無法表達意志
卻不能藉由親人來幫我結束生命
若有人拔掉呼吸管,就是違法
對於世界人權,這點始終無法接受




最後,如何活的清醒很重要
因為智慧和清醒有關,而生命和信念有關
信念可以讓人生活得精采而非盲目
這份信念,原來需要一份清醒的智慧



而記憶和情緒,隔了幾個世代
會隨著時間逐漸淡化、消逝
所以,記憶和情緒,若能代謝就讓它離開吧
因為廢除18趴若出現在國共內戰的時代
我想沒人敢提,因為沒人願意赴死
但時代過去,局勢轉化開始廢除18趴




原來,有些意識形態的東西
不是刻意製造一種虛幻或玄妙
而是內在的寧靜與和平
當牽扯上外在的環境與現實
就是一整個空靈又難以解釋啊




但有句話,我一直相信可以開啟尋找智慧之路
能看見的,未必是真的
只有那些看不見的,才能開啟生命的智慧
所以,試著去想想那些我們看不見的吧
譬如在一部電影之外,我們所看不見的那些
連結我們成長背景、生命經驗的那些
或許就是答案



3

我認同
2

酷斃了
14

讚一個
3

遞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3 個評論)

回復 Husky.L 2012-11-25 09:17
看完影片的總結就是這句話:

從一而終,不改其志。
回復 藍海 2012-11-25 12:49
Husky.L: 看完影片的總結就是這句話:

從一而終,不改其志。
也許該先找其志,才能從一而終。
回復 wilderness 2012-11-25 16:45
渡辺弘明在2012年成立了「minimalife」這個新品牌,他說:重新看待我們已經熟悉的環境,並創造一個非常有魅力的生活型態。這裡指的有魅力的生活型態,來自內在。
回復 Nico_愛飛翔 2012-11-25 16:59
常常在想這一生我是為何而來?
經過一些事遇到一些人
但是最初的還是存在自己的心中
試著去找找那些
曾放棄的   曾堅持過的
也許那才是一直想要的
只要找到它
不需要去想它可以改變甚麼
只要去做   並且堅持下去
全然地相信它
而且有著源源不斷的熱情動力
做簡單的事
堅持到底
只要勇敢付出就足夠

現代人是習慣理所當然的獲得
很少不求回報的付出吧~
回復 藍海 2012-11-25 17:00
wilderness: 渡辺弘明在2012年成立了「minimalife」這個新品牌,他說:重新看待我們已經熟悉的環境,並創造一個非常有魅力的生活型態。這裡指的有魅力的生活型態,來自內在。 ...
妳真的都知道我想說的是甚麼,有這樣的朋友真好^_______^

是的,當我們仇恨退守台灣民國38年後的所有歲月
經歷63年後,仇恨也帶領著分裂歷經63個年頭
社會成了現在這樣的社會
可惜我們不曾經歷那份深刻,也感謝我們未曾經歷那樣的深刻
因為未曾經歷,我們才能用清澈的眼睛,用愛來改變社會
而愛,必須從向內探索、認識自己開始,發自內心去感受這份愛
回復 wilderness 2012-11-25 17:16
藍海: 妳真的都知道我想說的是甚麼,有這樣的朋友真好^_______^

是的,當我們仇恨退守台灣民國38年後的所有歲月
經歷63年後,仇恨也帶領著分裂歷經63個年頭
社會成了 ...
哉啦!哉啦!哇哉啦!
俗人我餓了,來去煮飯。
回復 藍海 2012-11-25 17:19
wilderness: 哉啦!哉啦!哇哉啦!
俗人我餓了,來去煮飯。
哈哈哈,台客大嬸婆吃飯去了
回復 藍海 2012-11-25 18:02
Nico_愛飛翔: 常常在想這一生我是為何而來?
經過一些事遇到一些人
但是最初的還是存在自己的心中
試著去找找那些
曾放棄的   曾堅持過的
也許那才是一直想要的
只要找到它
不 ...
嗯嗯,可惜社會與安定會磨滅這股熱情
所以如何取捨這份安逸的多寡,在每個人的心裡


付出求回報到不見得
關於愛情,也許很難付出不求回報
但我相信這是種訓練自我的過程
但若提及自己付出的真理與道德感
反而是種骨氣和社會的對抗
贏了就是增加一份自己內在的骨氣
只看每個人如何定義這份回報


堅持的人也許是孤獨的
但我一直欣賞這些有所堅持的人
如同欣賞自己一樣自豪
寧可不要甚麼,也不要甚麼都要
其實這份自信,也是一種堅持的回報,自我的回報
回復 晰,喧擾。 2012-11-25 20:42
看到這篇,我倒覺得世上很少找到「堅持的人」。
先不論為何這麼難以找到的問題。

而是信念本體上就非常抽象,模糊而且定義不明。

從內文可能去擷取,是無為而治的,和平情緒的,無私大愛的。
但這些充其量的一種思想與情緒,反映到生活裡頭;
我覺得我們依舊被紛亂的念頭包圍,無一個無能持久不息。

最近常常覺得持續本身,就非易事。
持續除了本身的需要具備的靜的特質,
也需要慧的體悟。
若沒有,我們就還是在風雨中求寧靜。
更多的是,必須持續下去才能領悟的道理。

所以我還是覺得,堅持的成可能都圓寂了。

而我們還在這紛擾的世塵。
看著看不破的,望著得不到的。
渺小而獨善其身的生活,真的有什麼遠大抱負呢?
我覺得有時候是很徒勞的。

就像深雪的小說寫到,
我們認為犧牲能換來對方的幸福,
但可能不見得是對方想要的幸福。

每個人都在定義幸福的程式,我倒覺得信念也未必這麼慷慨激昂,
可能是小而簡單的,不流血也不革命,切膚的感受。
回復 藍海 2012-11-25 21:21
晰,喧擾。: 看到這篇,我倒覺得世上很少找到「堅持的人」。
先不論為何這麼難以找到的問題。

而是信念本體上就非常抽象,模糊而且定義不明。

從內文可能去擷取,是無為而 ...
總是說著情情愛愛,其實很膩
或許問題一直都在我們習慣被困住
被情緒困住、被寂寞困住、被自已的象牙塔困住
類似沒有國際觀,我們的世界一直都只有台灣


信念本體的確是抽象的
文中的堅持和影片的堅持,就是需要大家去思考的
妙的是,64天安門、228事件,讓環境有很大的反差
讓多數人會感受到憤怒,於是那個年代有這麼多人的堅持



但換了一個平靜世代,或許就是堅持困難的地方
所以我覺得堅持不是世上難找
而是現下安定的環境無法造就這份堅持
青少年,沒人想碰政治,沒人想做甚麼
因為政治掛上分裂、黑金、骯髒、黑道


所以,這篇文給甚麼樣的人深有同感
我想是給一些生命經驗有到的人吧
譬如活著不知其意義、因為安定而疑惑這份存在
寧可斷其後路去為生命做點甚麼、豐富生命的這些人吧
我提到的智慧,並非佛家的智慧,因為我也沒如此聰慧
雖然其境的確枝節相關,但空泛難解就是篇屁文,寫了就是假文青
還拿著一份薪水,還未躲入山裡,就實際點吧


簡單來說,一份堅持就是一份相信
這份相信和愛情、親情、友情無關
卻和陌生人、其他族群有關
願不願意花個放假的時間
去偏遠山上和老人、孩子相處
看看自已的力量能做多少
這份堅持是原有的生活外
妳願意實踐、並且關懷這個社會的心
徒步行走台灣也是一種
只要能讓清明生命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不過這類人,多是對生命失望,而後的際遇才能找到這份使命
慷慨激昂/小而簡單=感受的程度高低=堅定的信念長久性
不如這樣來看,妳願意自已的生命如何過、怎麼過,自己去創造實踐
只要你能找到一種感覺
妳深切知道自己的存在,是對這個社會最有意義的存在
無論那份意義多小,妳驕傲自己這份存在
這份信念就可以延續這份堅持
如何創造,如同積極面對而非消極看待
無為而治只是不攻擊、但不代表心裡無法平靜、無愛


若眼光一直都在自己身上,想著自己只能做這些,那就甚麼都不用做
人生哲學倒是有個體悟
用流氓氣說出那句──「做就對了」


我覺得年輕人最珍貴的,在於那份爆炸的情緒與正義感
善加利用這份爆炸,會為自己開創出有別於他人的路
頭破血流是好的,越痛越好,感受不深刻的創作,是種欺騙
當年紀到了、生命苦過的歷練到了、就會有另個境界的平靜
缺了哪段都會漏掉生命最精采的部分
這是從禪七與冒險流浪兩者的體悟
都存在生命才能精彩,眼睛、心境看到的會更多


風雨中求寧靜,這片風雨是否一直都是"同一片風雨"
消極是不解決問題的方式,極端也不是不好
我們都聽過狗急跳牆,跳牆是好事、是積極
全台灣有幾千萬人都在"風雨中求寧靜"
於是我們過度功利,自掃門前雪
一個人的心念累積下來,就造就一整個社會現狀
如果一直看見那片輪迴,還要用同個方式去經歷,那結果都會相同
年紀過了、衝勁也會過
我們在最珍貴的時刻失去了甚麼、浪費了甚麼?
重點只在於,別再把愛情放在第一位
把自己變茁壯、正向、陽光、養成無懼的勇氣與冒險的心
當這一切都有了,自然會有回饋社會的想法
若黑暗,就逼自己多接觸人群,人與人之間的力量就是愛
當妳得到這份愛,妳就會感受到,有天也就有回饋的機會
回復 宜宜 2012-11-25 21:45
一種想法
每個時代的興替總免不了一些犧牲與辜負
然後延伸出他的歷史價值與定位
結果論終得歷史去還原
比如反清復明犧牲很多漢人
而結果論
我想也許這樣的犧牲才有滿漢一家的朝政
但是沒落的朝代還是不敵時代的洪流
回復 晰,喧擾。 2012-11-25 21:51
藍海: 總是說著情情愛愛,其實很膩
或許問題一直都在我們習慣被困住
被情緒困住、被寂寞困住、被自已的象牙塔困住
類似沒有國際觀,我們的世界一直都只有台灣


信念本 ...
「或許問題一直都在我們習慣被困住」

可能被自己的心靈困住,不願意去接觸有關。
追究原因可能深而複雜,比如那些偏見與傳統。
無法說一定的好與壞,但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圈。

我覺得要突破,一定要有所刺激。
這點雷同妳說的環境刺激。
「但換了一個平靜世代,或許就是堅持困難的地方」
但我也不太確定是不是越激盪的環境,越堅持的住。
這的確是個迷思。

「青少年,沒人想碰政治,沒人想做甚麼
因為政治掛上分裂、黑金、骯髒、黑道」

我倒覺得也不是因為政治,
家庭,社會與環境也可能充斥太多分裂與扭曲。
我想是這些綜合的因子,一直讓不確定感很深厚。
打個比如最近看到個一本書簡介,心理學者提到
大部分二十歲到二十九歲這階段的年輕人,不確定自己要的。
我覺得這才是問題所在,怎麼找怎麼確定到篤定不變。

「雖然其境的確枝節相關,但空泛難解就是篇屁文,寫了就是假文青
還拿著一份薪水,還未躲入山裡,就實際點吧」
這段我有點莫名其妙,至於我是沒想過假與真。
空乏難解,可能有其顧慮,我都尊重。

「妳深切知道自己的存在,是對這個社會最有意義的存在」
我還是覺得很多人是不願意這樣存在的,非社會個體。
現實點來說,每個人還是必須從最基本的自己做起,
也未必有如此宏願以天下為己任,拿這樣標語當生存意義。
這是私心沒錯,也是為何這些關懷都是斷續的。
而存在在對社會最有意義的存在,
除非個人先破除最初的功利心,否則還是很難落實。
人依舊是為了柴米油鹽,在汲汲營營,更貪婪點就是血恨。

「我覺得年輕人最珍貴的,在於那份爆炸的情緒與正義感
善加利用這份爆炸,會為自己開創出有別於他人的路」

那也可能頭痛血流之後就隱退森林了。
我覺得爆炸的情緒跟衝動的正義感,其實幫助不大。
回復 晰,喧擾。 2012-11-25 22:14
藍海: 總是說著情情愛愛,其實很膩
或許問題一直都在我們習慣被困住
被情緒困住、被寂寞困住、被自已的象牙塔困住
類似沒有國際觀,我們的世界一直都只有台灣


信念本 ...
「消極是不解決問題的方式,極端也不是不好」
這點可能見仁見智,人之所以消極有時候也是在琢磨最好的處理之道。
畢竟能少衝突就少,但非要走到極端可能也未必不可。
只是,人也很難料想到後果與要承受的有多少。

應該說仔細整理起來有幾個問題所在
01
功利的心態,源頭在哪?
可能是我們的自私與懦弱。
至於如何去除,也許是妳說的把那些特質
(把自己變茁壯、正向、陽光、養成無懼的勇氣與冒險的心)
找回來,但這會追加更多問題。

02
如何尋找,跟找到之後如何遠離黑暗並且保有不被人群黑暗影響?
如果都落實了,我覺得才算真的堅持了。
這是我說為何堅持的人很少。
回復 藍海 2012-11-25 22:21
晰,喧擾。: 「或許問題一直都在我們習慣被困住」

可能被自己的心靈困住,不願意去接觸有關。
追究原因可能深而複雜,比如那些偏見與傳統。
無法說一定的好與壞,但人都有自 ...
只有一句話
妳的想法,是多數人的想法,所以不足為奇,我過去也同妳一般
但妳的生命要怎麼走,妳自己決定
如同繼續寫下去,就是強說明那些妳尚未體會過的感受
所以回覆妳的最後我提到「強壯自己」
而文章提到如何找到這份使命?


關於「打個比如最近看到個一本書簡介,心理學者提到
大部分二十歲到二十九歲這階段的年輕人,不確定自己要的。
我覺得這才是問題所在,怎麼找怎麼確定到篤定不變。」


我看妳看的書很多,我看的書用手指頭數得出來
但看這麼多書,妳得到了甚麼? 是否是一堆的疑問
而這些疑問是否勝過妳現下生命的解答?
但生命,是用書疊出來的,還是用身體碰撞出來的
如果妳告訴我,這些書救了妳
那我想告訴妳,那妳失去的更多
妳看了書,妳懂得閃躲、迴避、妳變得聰明
但你卻也越害怕受傷
這些心理學,最大的問題,在於妳了解
但它的理論卻解決不了妳內在的問題
憂鬱的人還是憂鬱,吃藥的人還是一堆


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被恐懼困住
如果書本的重要性之於妳的實踐力
也勝於妳探究事物的好奇心
妳少了孩子的單純與無懼的勇氣
那麼,妳失去的不只是現在20-30的年紀
而是無法突破又被自我侷限定型的可能
那是一輩子的,對我過去生命經驗來說,這是很可怕一件事


我不會說20-30那本書寫的對或錯
但我可以告訴妳,我的經驗
我15歲的時候玩吉他玩了五年,在社團玩到功課被當
可我現在感謝那階段
因為我從害怕,到學長姐無條件教導我吉他、教導我薪火相傳
那時憑藉著是一股對人的熱情、對吉他的熱情
因為那段記憶,我懂得付出是快樂的
所以,多接觸人,別關在書裡
生命是用腳走出來的,勇氣不是靠知識就能擁有的
野人之所以可以生活在叢林,不見得是謀生的技術
而是那份拚死與冒險戰鬥的勇氣
一種米養百種人,雖然我們不見得是那最好的米
但我希望,我也要有機會親眼去看過這百種人
再選擇我要當哪種人



我以前一直覺得這些人有病、怪異
但懂得反抗、懂得與眾不同、懂得不走主流
直到現在才懂,這才是世界最珍貴的聲音
反正台灣是個餓不死的國家,只看妳怎麼選擇妳的人生
回復 藍海 2012-11-25 22:29
晰,喧擾。: 「消極是不解決問題的方式,極端也不是不好」
這點可能見仁見智,人之所以消極有時候也是在琢磨最好的處理之道。
畢竟能少衝突就少,但非要走到極端可能也未必不 ...
妳的問題,都卡在同一個點
所以不回覆了


唯一能找到答案的的方式就是出走,各種形式的出走
反叛內心的出走、反叛安定生活的出走、拋棄慾望的出走
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找到刺激生活的點
當妳改變了,妳會出現一個反應
就是對世界、對環境、對人充滿感受力
源源不絕的感受力
還有對生命懷抱著滿滿的感激


我建議我朋友的一個方式
怕危險,就在妳家隔壁小公園搭個帳篷露營
去感受一早清晨朝露的氣息
找些不曾做過的事
當妳的生活模式出現新東西,妳就會有所改變
這份改變的力量是非常正面的
不需要別人支持,就能義無反顧地對自己充滿信心
為自己去做出很有力量的事
回復 藍海 2012-11-25 22:39
宜宜: 一種想法
每個時代的興替總免不了一些犧牲與辜負
然後延伸出他的歷史價值與定位
結果論終得歷史去還原
比如反清復明犧牲很多漢人
而結果論
我想也許這樣的犧牲才 ...
嗯,是啊
所以問題的本質一直都存在
不過都是一個個改朝換代
所以同個方式延續到現在,成為當今的社會
經濟才轉化成為戰鬥的武器
不過,外在的環境也許無法改變,如同無法秉棄慾望
但當每個人都願意開始修改自己的性情
向內檢討自己,而非向外攻擊,去相信身邊每個人都充滿一份愛
我相信才能解決人類最根本的問題
所以向內探索、心靈坦所很重要,因為裡面有愛
回復 晰,喧擾。 2012-11-25 22:39
藍海: 只有一句話
妳的想法,是多數人的想法,所以不足為奇,我過去也同妳一般
但妳的生命要怎麼走,妳自己決定
如同繼續寫下去,就是強說明那些妳尚未體會過的感受
所 ...

嗯,有機會做點嘗試。
其實我算很冒險的人了,但這些年又過分乖巧。
的確理論跟實際還是差距很大,
我想自己有些理解自己缺乏的部分。
也是自己一直不願意去面對的部分。

不過生活的確是很多顧慮的。
我們的體悟可能相反,我覺得自己正在過渡期
從一種犧牲心軟到捍衛自己要的過渡期。
從過分乖巧到極度社會化與世故。

我的確也會有那種心態覺得那些人有病怪異。
但我最大的不是缺乏熱情跟不瞭解付出是快樂。
而是熱情的持續來自哪?
當你面對的是一個可能看不到底的黑洞,
你要投注多少熱情,持續到有機會讓它發光,
這過程需要耗竭多少眼淚跟精神與心力?
我不覺得頭破血流後還是要持續去撞。

就好像以前我習慣有問題就說,我的確好奇心太重。
但社會化的結果,就是大家都覺得沉默比較保險。
冒險犯難的精神大家可能都有,但是
一直去撞到流血到被嘲笑還是要撞得人,
我會覺得怪異無法理解這份熱情的源頭。

再舉個例子,
對人的熱情,我想每個人也都有。
但你怎麼保有而且不退?
就好像賣花的小女孩要你買花說是媽媽病了,
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欺騙。
但你怎麼堅定到每次都傻傻的給,這是一份不凡。

補充的是,我不覺得反抗跟與眾不同珍貴。
而是什麼是妳要的,有意義的才珍貴。
而且如果反抗得不到什麼,那也很像以暴制暴了。

想與眾不同的想法常常延伸被時下年輕人扭曲成另種標新立異。
每個人都想不一樣?我倒不覺得為何一樣這麼難受。
回復 晰,喧擾。 2012-11-25 22:51
藍海: 妳的問題,都卡在同一個點
所以不回覆了


唯一能找到答案的的方式就是出走,各種形式的出走
反叛內心的出走、反叛安定生活的出走、拋棄慾望的出走
改變原有的生 ...
ok,我倒不是怕危險。
我怕的是無解。
回復 藍海 2012-11-25 22:52
晰,喧擾。:   
嗯,有機會做點嘗試。
其實我算很冒險的人了,但這些年又過分乖巧。
的確理論跟實際還是差距很大,
我想自己有些理解自己缺乏的部分。
也是自己一直不願 ...
所以妳聽過充電嗎? 旅行的充電
但旅行有分很多種,每一種旅行的方式都會得到不同的能量
也許去反思為何印度的聖人,都是徒步一直走,走到體悟生命

但我很確定一個方式,當妳開始願意一個人騎車環島、徒步健行
願意不斷的登百岳、願意試試看鐵人三項
只要去做一件,有方向性,但沒有目標的活動
結束後它會給你非常非常大的持續力
一個月的步行或騎車旅行,就能持續妳一整年的勇氣
但記得要無目標、無計畫,順著每日的感受
去決定每一天停留的時間
沒有框架的外在行為,就能影響妳既定的內在思想


還有另個建議,去住背包客棧,最便宜的那種一房六張床
我想,經由這樣的生活,妳所遇到的人
能夠讓你知道,自己對社會可以有很大的貢獻
這樣的際遇,就能有巧合去造就一股信念
回復 晰,喧擾。 2012-11-25 22:54
藍海: 所以妳聽過充電嗎? 旅行的充電
但旅行有分很多種,每一種旅行的方式都會得到不同的能量
也許去反思為何印度的聖人,都是徒步一直走,走到體悟生命

但我很確定一 ...
要不,妳列個建議清單吧?

的確我比較少走出去。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6-11 23:55 , Processed in 0.0828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