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錄
2GIRL女子拉拉學園 返回首頁

skyair881213的個人空間 https://www.2girl.net/?40269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觀念平台-我們需要更多元的性別教育

已有 101 次閱讀2012-7-13 16:45 |個人分類:同志公民權

 
2012-07-03 01:38 中國時報 【李瑞中】
衛道人士持續發聲反對教育部性別平等教師手冊相關教材,引發他們不滿的癥結在於教材裡面觸及「多元情慾」和「多元家庭」等議題,而他們認為這是變相鼓勵不妥的性觀念與不當的性行為,國中小學生(包含其教師)不宜接觸這些性知識。我想以幾個親身經驗,來說明何以我認為國中小學的教師很可能極度缺乏且需要這方面的教材,而何以這樣的教材有助於達成「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目標。

關於「恐(懼)同(性戀)」,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和男同學手牽手上樓梯,不料遭到隔壁班的男老師喝斥,要我們把手放開。我甚至想不起來為什麼那天會和這個朋友牽起手來,也不覺得前青春期的我們牽手有任何情慾的象徵,遑論實踐,反倒是老師沒有解釋緣由的喝斥與禁止,洩漏出「男生和男生牽手是不對的」這樣充滿歧視與偏見的「主動」「恐同」訊息。

大學時候有兩個北一女資優班的學生在宜蘭燒炭自殺,理由是「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儘管諸多臆測他們相偕「殉情」,但連同樣北一女資優班畢業的學姊都不願意正面承認這個可能性。而後來有精神科醫師拿此事做上課案例,甚至宣稱這兩個孩子有邊緣型性格,其自殺與性向無關,更拒談他們覺知到社會不接受他們的哪個部分。這是同一事件引發出來相關的「被動」「恐同」反應。

我在台大兼課,曾經開授家庭社會學,指定閱讀中包含相當比例的同志議題,但我第一堂課就表明我的學術專長不在酷兒研究,但瞭解同志如何「無中生有」創造一個不是主流文化認為理所當然的家庭制度,有助於我們反省家庭的本質。雖然已經表明重點在於家庭,修課學生還是很多衝著酷兒議題而來,說明了即使在大學裡,相關多元性別的課程仍顯缺乏。

儘管我自認已經是性別意識相對敏感的老師,但我上這門課帶領討論時一度脫口對著某男性學生舉例說「他的女朋友如何…」,出乎意料造成那個學生當場「出櫃」。於是我立即向學生們道歉,批判自己不經意流出的「異性戀」偏見。而在精神醫學的診斷手冊已經將「同性戀」排除在心理疾病之外多年以後,聽說還有大學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同性戀是可以被治癒的」這樣子「非學術」的言論。

性與情慾向來是難以啟齒的,我在美國念博士的指導教授是社會學界早已出櫃的「知名」同志,但有一次我們閒聊,話題恰好談到情慾啟蒙,他卻出乎意料羞怯地無法敘說他如何意識到自己的性傾向。所以我可以體會衛道人士對於將(自己所不熟悉的情慾與)性知識編入教材時的不安。不過相關的知識將有助於培養我們對於多元情慾與多元家庭的同理心,安撫某些孩子面對自己「與眾不同的情慾」時的不安,減少其他孩子霸凌「與自己不同」孩子的機會。類似的教材應當鼓勵,而非禁止。(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社會所合聘助研究員)

我認同

酷斃了

讚一個

遞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6-2 16:39 , Processed in 0.0668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