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錄
2GIRL女子拉拉學園 返回首頁

1973fishfish的個人空間 https://www.2girl.net/?122955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全球 J 王朝?

熱度 1已有 158 次閱讀2011-1-16 21:45

非凡新聞周刊的封面
(轉貼)
周杰倫不僅是華語歌壇的代表性人物,說他是台灣經營最成功的個人品牌,一點也不為過,
媒體估算,周杰倫出道十年,個人產值超過30億元,年收入至少數億元,比一些中小企業還
要賺錢,無可否認地,他的確是兩岸三地演藝圈的吸金主.
(感想)
嗯..自他第一張專輯 ,聽了 ,就覺得這個人一定會紅
很多人紅了以後, 也有成為一片歌手的
嗯  可以持續這麼久  創作也源源不絕  也不簡單
除了本身要有實力 也要有環境配合 
內陸的龐大市場 才能造就J品牌吧
 
不過這也說明了一件事
大陸人慢慢富起來了 所以娛樂相關產業
應該會是下個5年很賺錢的產業
咦...可以透過什麼管道買什麼來投資啊?
 
 

我認同

酷斃了

讚一個

遞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1973fishfish 2011-1-16 21:49
轉貼 2008.10月就有人寫了這篇啊...

古代的中國人認為「勤有功、戲無益」,為什麼?在物質條件並不充裕的古代,絕大多數的商業活動僅限於食衣住行等人類基本的生活所需,娛樂是統治者、達官巨賈少數人才有的享受,但當西方文藝復興、工業革命興起之後,隨著教育與文明的普及,中產階級的大幅增長,一般民眾的物質條件皆能滿足後,人們便會追求精神心靈上的滿足,正所謂飽暖思娛樂,真是一點也不錯!
  現代人都認知休閒娛樂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對於什麼是休閒娛樂產業,卻不容易說出個大概。實際上,舉凡電影娛樂、網路、電視頻道、音樂、廣播電臺、戶外廣告、電視遊樂器、出版(包括了雜誌、報紙、書本)、主題公園、遊樂園、博奕、運動、旅館、餐飲、旅遊業及娛樂設備等皆屬於相關產業。那麼,休閒娛樂產業的規模很大嗎?根據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全球娛樂與媒體業展望︰2007-2011」報告書的統計,除了觀光及旅遊以外,其他娛樂產業的產值在2006年達到1.4兆美元,預計在2011年將超過2兆美元!而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預估報告,全球觀光旅遊業在2008年將創造2兆美元產值。以上數據可看出娛樂及觀光旅遊產業之大,其商機亦不可限量,聰明的你,生活中尋求休閒娛樂之餘,不要忽略這個產業的強勁成長潛力!
  我們找個貼近自身的數據吧!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台灣民眾在1971年有40%的支出是花在食品上,到了2006年的食品支出則大幅降低至19%;同一期間的娛樂教育支出則由9%跳升至20%,至今已高於食品項目。而中國大陸,也呈現同樣的趨勢,其2005年的食品支出佔了總支出的37%,娛樂教育為14%;相較於1995年食品佔46%,教育娛樂僅佔9%,可明顯看出其彼消我漲的態勢,相信按照這樣的趨勢,未來中國大陸娛樂支出比重也將超越食品支出。再舉一個例子,是常被拿來和台灣比較的韓國,近年韓國娛樂工業所創造的「韓流」則為人所稱道,紐約時報曾估算僅韓國男星「裴勇俊」的經濟效益,就高達23億美元,一部「冬季戀歌」為韓國帶來高達20萬人次的日本觀光客,經濟收入達2.27億美金,我們可以這麼說︰透過韓劇與偶像明星的輸出,帶動了韓國的觀光熱潮。至於美國好萊塢電影、三大電視網製作的電視節目、時代華納的流行音樂輸出,成為全球流行時尚與引領潮流的指標,其影響力媲美華爾街的金融實力,則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而在新興國家方面,預計金磚四國2008~2011期間,娛樂產值平均年成長率為14.7%,幾達其他區域的三倍;又目前全球電影、音樂都以美國為主流,但美國觀眾僅佔全球人口4%,而中印的人口則佔全球40%,故娛樂產業發展趨勢顯而易見,也因為諸多新興國家的經濟起飛,更形成娛樂產業未來十數年的大榮景。
  人類社會演進,已由「衣食足」而邁入「思娛樂」,也由於科技發展帶動娛樂產業創新,使得媒體數位化、管道多元化及娛樂行動化,並刺激人們娛樂消費支出節節攀升。職是之故,投資人應及早掌握娛樂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以參與娛樂產業所創造的巨大利潤。
回復 1973fishfish 2011-1-16 21:50
轉貼

創富論壇系列專訪之一-江南春:生活型服務業 商機蓬勃

2010-08-03 中國時報 【本報系記者宋丁儀/專訪】

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將於八月十一日出席《旺報》「兩岸和平創富論壇」。這是他在二○○九年回任分眾傳媒CEO後,首度來台公開演講,同時此次他也多了一個台灣女婿的身分。返台前夕,江南春接受本報系記者專訪,剖析大陸服務業的新商機在於生活型服務業。

     近來堪稱最熱門的經濟話題ECFA,事業成功的江南春持贊同態度,他認為通過兩岸產業鏈優勢互補,能強化兩岸經濟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兩岸經濟在資本與資源、市場與人才領域的彼此交叉參與,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動力和商機。

     江南春還說,對於台商他有個建議,不要只把大陸當作全球最大的工廠,也要當作全球最大的市場,除了重視研發製造管理,提升產品競爭力,也應重視品牌行銷傳播和溝通,提升品牌認知度與美譽度。不僅要依靠規模優勢和價格優勢來取勝,更應思考差異化優勢和與消費者建立強有力的情感關係。

     至於外界普遍認為大陸經濟目前正面臨轉型,服務業商機增大,江南春表示中國現在商機正從生產型服務業轉向生活型服務業。隨著擴大內需的政策推動和人均收入不斷提升,圍繞個人消費者生活品質提升的服務行業,將呈現蓬勃商機。

     同時生活型服務業的發展又將呈現出個性化、差異化及國際化的特點,如何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提升服務品質並與全球接軌,都將是大陸服務業發展的潛力空間,而他本人最看好的產業包括健康產業、教育產業和文化娛樂業。

     對於中國經濟近幾年急速竄起,江南春的看法是一九九七年的亞太金融風暴中,大陸所受影響較少,然而二○○八到二○○九這一次算是大陸企業比較身歷其境的一次洗禮,對這些企業來說是很好的調整過程,提供過去七、八年來都沒有過的反省機會。江南春樂觀說他發現中國許多國企的預算又都回到以往水準,認為大陸經濟正在回復。

讓廣告更有趣 員工有幸福感 江南春重掌分眾傳媒CEO 打造長期價值與競爭力

2010-08-03 旺報 【上海特派員宋丁儀/專訪】

問:您在2009年回任分眾傳媒CEO後,公司發展策略與個人領導方面有什麼轉變?

     答:公司發展策略面,面對股東,我覺得分眾不再想成為什麼「廣告帝國」,分眾要成為一個持續、穩定、健康成長的公司,我們不要再追求高成長、高衝刺,我們曾經歷過連續10幾個季度100%的成長時期,也攀登過60元的高股價,但自問那時的分眾真的最「健康」嗎?回想起來,就是那時埋下很多不健康的種子。現在,我們要有長跑的耐力,打造長期價值與競爭力。同時,我們也要自問,積極的擴張來自於「企業家的野心」還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這是需要我們反省的出發點。

     我認為,一句話說得好:「人生以服務為目的,賺錢順便」,但次序顛倒過來就不一樣了。

     面對客戶,我覺得分眾不是新媒體既得利益者,而要成為一個通過持續變革來創造客戶更高傳播價值的公司;面對員工,分眾也不再是一個工作辛苦、收入較高、但短期奮鬥賺錢的地方,我希望能提倡「幸福感」,讓分眾成為一個可以讓員工感到幸福工作和自我成長的地方。

     賣場擴展至4千個網點

     問:您重新執掌CEO之後,具體做了哪些措施和變革?

     答:2009年起其實做了許多改變,例如以前的管理層會議主要都是討論銷售策略、市場商機、客戶拓展,現在更多回到了產品層面。

     分眾正在開展高清化運動,TOP 15城市主力樓宇將在10月底前換成高清播放機,全面提升播出品質和視覺效果。從TOP 15城市換下來的3萬多台液晶電視,我全部投入到三、四線城市,提升覆蓋率,賣場更將擴展到162個城市的4千個網點。

     從廣告內容上,過去我們是抓住「無聊時空」廣告的錢,現在,我們要「讓廣告更有趣」。

     大量引進了10大電影公司的片花、故事廣告、知識性廣告,把娛樂行銷、知識行銷植入到樓宇廣告中,提升廣告的傳播效果,更具「殺傷力」,如果說我們收視率46%,我們要想的是怎麼抓住其餘54%消費者的眼球。

     今年第一天起,我們的廣告價就調漲10%,說明分眾的覆蓋率高、廣告效果強,贏得客戶更高的接受度。

     暫無兼併收購計畫

     問:2009年可說是全球經濟與分眾都面臨巨大變化,您如何總結2009年及2010年上半年?有沒有進一步購併計畫?

     答:2009年確實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分眾傳媒營運較保守,但這是好事。我認為,1997年亞太金融風暴大陸所受影響很少,然而2008~2009年這一回算是大陸企業比較身歷其境經過一次洗禮,對企業來說是一次很好的調整過程,正好提供過去7~8年一次反省的機會。

     衡量今年第一季度,分眾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成長30%,觀察過去幾年,分眾多是維持20%左右的成長率,我認為大陸經濟正在回復,也感受許多國企的預算都回來了。過去的收購分眾主要針對競爭對手,以搶占市占率為優先考量,收購之後掌握了渠道,很多客戶只需要找分眾一家就好;我們發覺,大陸的市場梯度很大,要深耕業務還有許多空間,暫時沒有兼併收購的計畫。

     兩岸收視習慣不大同

     問:您對大陸與台灣媒體環境生態的看法如何?

     答:台灣電視與頻道非常發達,內容娛樂性很強,養成許多觀眾會定時回家收看某個電視劇的習慣;但是在大陸看的概率較低,很少有觀眾是為了看電視劇而趕著回家,大陸觀眾並不會盯著某電視欄目收看,這可能與網路視頻、光碟發達有關。兩岸的收視習慣不大同。

     同時,以大陸媒體發展趨勢來看,城市生活忙碌,在回家與辦公樓宇之間的移動過程中,手機是主要的傳播媒介。所以分眾是占據社區、樓宇消費者短暫停留片刻的廣告時間,同時也積極與手機媒體結盟,例如未來在我們的廣告框架上可能有RFID設計,消費者只要透過感測,就可以由系統發送你想進一步得知的廣告訊息。尤其大陸80後世代,更是徹徹底底的手機、互聯網世代。

     企業檔案

     分眾傳媒

     分眾傳媒旗下擁有商業樓宇視頻媒體、賣場終端視頻媒體、公寓電梯平面媒體、戶外大型LED彩屏媒體、手機無線廣告媒體、互聯網廣告平台、商務DM媒體等多種整合型的媒體網路,分眾傳媒2009年銷售收入約5億美元,擁有中國樓宇廣告77%以上市占率。

     分眾傳媒以獨創的商業模式、媒體傳播的分眾性,以「捉住消費者的無聊時空」成為大陸廣告業界標竿企業。2005年7月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NASDAQ(股票代碼FMCN),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並以1.72億美元的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目前市值約26.3億美元。
回復 1973fishfish 2011-1-16 21:50
以上純為灌水...
回復 1973fishfish 2011-1-16 21:55
原來真有國內投信真的發過娛樂事業基金 不過....被清算了
真有趣   

===============================
以下轉貼
《基金》國內首檔娛樂事業基金,周星馳站台
( 2008/06/16 09:46 時報資訊 )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7月國內第1檔娛樂事業基金募集,將請到港星周星馳站台、為這檔基金加持。國泰投信將在7/21日起募集國內第一檔娛樂事業基金,投資全球的觀光、博奕、媒體、餐飲等事業,上限100億元。

1年多前,張錫透過朋友介紹認識周星馳。兩人一見如故,興趣相投,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了。周星馳投資功夫了得在影劇圈也是出了名,股票、房地產都很在行;而張錫從鋼鐵研究員做起,當過基金經理人、投資長。另外,張錫打太極拳多年,功力深厚;周星馳則透過電影《少林足球》、《功夫》將中國武術發揚光大。

國泰投信請來周星馳為基金站台勢必吸引不少投資人目光,不過為避免場面失控,國泰投信只開放給VIP的客戶參與盛會。
回復 suey 2011-1-17 23:31
嗯..自他第一張專輯 ,聽了 ,就覺得這個人一定會紅

這麼厲害, 妳有水晶球嗎?
回復 1973fishfish 2011-1-17 23:40
因為他的曲風
跟別人都不一樣啊
比如 龍捲風 黑色幽默 可愛女人
咦...2000年時
妳在忙啥啊?
都不聽流行樂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6-1 23:58 , Processed in 0.0698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