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活動: 0  次 
 組織活動: 0  次 
  
 | 
網站小提醒:2GIRL定期清除90天以上的短消息,重要資料請記得複製到自己的電腦喔 
 
 本帖最後由 晰,喧擾。 於 2014-3-3 07:47 編輯  
 
 
 
     哈佛老師經常給學生這樣的告誡: 
如果你想在進入社會後,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能得心應手並且得到應有的評價, 
那麼你在哈佛的學習期間,就沒有曬太陽的時間。 
 
 
   作為聞名於世的學府,哈佛大學培養了許多名人,他們中有3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7位美國總統以及各行各業的職業精英。 
究竟是什麼使哈佛成為精英的搖籃? 
哈佛學子接受了什麼樣的精神和理念? 
這些問題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去探知其中的答案。 
 
 
哈佛圖書館牆上的20條訓言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 
短短數語,引發深思,給人啟迪。 
 
 
 哈佛圖書館的二十條訓言:  
 
 
   1.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2. 
 
 
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 
 
 
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4. 
 
 
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 
 
 
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6. 
 
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7. 
 
 
幸福或許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 
 
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既然連人生的一部分——學習也無法征服,還能做什麼呢? 
 
 
  9. 
 
 
請享受無法回避的痛苦。 
 
 
10. 
 
只有比別人更早、更勤奮地努力,才能嘗到成功的滋味。 
 
 
11. 
 
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 
 
 
 時間在流逝。 
 
 
 13. 
 
 
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 
 
 
 14. 
 
 
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 
 
 
15.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 
 
 
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17.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 
 
 
一天過完,不會再來。 
 
 
19. 
 
 
Even if the present, the match does not stop changes the page 
 
即使現在,對手也不停地翻動書頁。 
 
 
20. 
 
Has not been difficult, then does not have attains' 
 
沒有艱辛,便無所得.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在哈佛廣為流傳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 
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時間抓緊學習,而不是將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打瞌睡。 
 
 
  有的人會這樣說:“我只是在業餘時間打盹而已, 
業餘時間幹嗎把自己弄得那麼緊張?”愛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 
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朋友也告訴我說,只要知道一個青年怎樣度過他的業餘時間, 
就能預言出這個青年的前程怎樣。 
 
 
  20世紀初,在數學界有這樣一道難題,那就是2的76次方減去1的結果是不是人們所猜想的質數。 
很多科學家都在努力地攻克這一數學難關,但結果並不如願。1903年,在紐約的數學學會上, 
一位叫做科爾的科學家通過令人信服的運算論證,成功地證明了這道難題。 
 
 
  人們在驚詫和贊許之余,向科爾問道: 
“您論證這個課題一共花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3年內的全部星期天。” 
 
 
  同樣,加拿大醫學教育家奧斯勒也是利用業餘時間作出成就的典範。 
奧斯勒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種血細胞。 
他為了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讀書,規定自己在睡覺之前必須讀15分鐘的書。 
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堅持這一習慣不改變。 
這個習慣他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共讀了1000多本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天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聞名於世的約翰霍普金斯學院的創始人、 
牛津大學醫學院的講座教授、被英國國王冊封為爵士的威廉。 
奧斯勒在年輕時,也曾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一次,他在讀書時看到了一句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 
這句話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邊清楚的事。” 
 
 
  對此,哈佛提醒學生說“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天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點實事。 
 
 
 
 
 
 
 
 
  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學位的發明家、科學家本傑明。 
佛蘭克林有一次接到一個年輕人的求教電話,並與他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當年輕人如約而至時,本傑明的房門大敞著,而眼前的房子裏卻亂七八糟、一片狼藉,年輕人很是意外。 
 
 
  沒等他開口,本傑明就招呼道: 
“你看我這房間,太不整潔了,請你在門外等候一分鐘,我收拾一下,你再進來吧。” 
然後本傑明就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本傑明就又打開了房門,熱情地把年輕人讓進客廳。 
這時,年輕人的眼前展現出另一番景象───房間內的一切已變得井然有序, 
而且有兩杯倒好的紅酒,在淡淡的香氣裏漾著微波。 
 
 
  年輕人在詫異中,還沒有把滿腹的有關人生和事業的疑難問題向本傑明講出來, 
本傑明就非常客氣地說道:“乾杯!你可以走了。” 
 
 
  手持酒杯的年輕人一下子愣住了,帶著一絲尷尬和遺憾說:“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本傑明一邊微笑一邊掃視著自己的房間說,“你進來又有一分鐘了。” 
 
 
  “一分鐘……”年輕人若有所思地說,“我懂了, 
您讓我明白用一分鐘的時間可以做許多事情,可以改變許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就珍惜了所擁有的今天。 
哈佛的這句話實際上揭示了一種人生哲學,那就是人生要以珍惜的態度把握時間, 
從今天開始,從現在做起。 
 
 
 
 
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安曼曾經是紐約港務局的工程師,工作多年後按規定退休。 
開始的時候,他很是失落。但他很快就高興起來,因為他有了一個偉大的想法。 
他想創辦一家自己的工程公司,要把辦公樓開到全球各個角落。 
 
 
  安曼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實施著自己的計畫,設計的建築遍佈世界各地。 
在退休後的三十多年裏,他實踐著自己在工作中沒有機會嘗試的大膽和新奇的設計, 
不停地創造著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經典: 
埃塞俄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機場,華盛頓杜勒斯機場,伊朗高速公路系統,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中心建築群……這些作品被當作大學建築系和工程系教科書上常用的範例, 
也是安曼偉大夢想的見證。 
 
 
86歲的時候,他完成最後一個作品───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體公路橋───紐約韋拉紮諾海峽橋。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如果你願意開始,認清目標,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永遠不會嫌晚。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在哈佛,教授們會時常提醒學生們要做好時間管理,並列舉如下事例: 
 
 
  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公司───杜邦公司的總裁格勞福特。 
格林瓦特,每天擠出一小時來研究蜂鳥,並用專門的設備給蜂鳥拍照。 
權威人士把他寫的關於蜂鳥的書稱為自然歷史叢書中的傑出作品。 
 
 
  休格。布萊克在進入美國議會前,並未受過高等教育。 
他從百忙中每天擠出一小時到國會圖書館去博覽群書, 
包括政治、歷史、哲學、詩歌等方面的書,數年如一日, 
就是在議會工作最忙的日子裏也從未間斷過。 
後來他成了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 
 
 
  一位名叫尼古拉的希臘籍電梯維修工對現代科學很感興趣, 
他每天下班後到晚飯前,總要花一小時時間來攻讀核子物理學方面的書籍。 
隨著知識的積累,一個念頭躍入他的腦海。 
 
 
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種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計畫。 
這種加速器比當時其他類型的加速器造價便宜而且更強有力。 
他把計畫遞交給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做試驗,又再經改進, 
這台加速器為美國節省了7000萬美元。 
尼古拉得到了1萬美元的獎勵,還被聘請到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工作。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卻在拼命趕路。 
也許當你站立的時候,他還在你的後面向前追趕,但當你再一回望時, 
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為,他已經跑到你的前面了,現在需要你來追趕他了。 
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斷向前,不斷超越。 
 
 
  
 
 
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 
 
 
  
 
 
  我們說要珍惜時間,努力為實現理想而打拼, 
但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不要一味地拼命,也要有適度的休息和放鬆。 
對此,哈佛有個很貼切的說法,叫做“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 
話雖略顯粗俗,但揭示的道理卻很深刻。 
 
 
  在哈佛,雖然學習強度很大,學生們承受著很大的學習壓力, 
但他們也不提倡學生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 
他們認為,學要盡力,玩也不能忽視。 
哈佛的學生也說,哈佛的課餘生活要勝過正規學習。 
而哈佛也意識到適度的課外活動不但不會背離教育使命, 
而且還會給教育使命以支持。因此,他們提出要像“紳士一樣地玩”。 
 
 
  在哈佛,學生們除了緊張地學習,還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多種藝術活動, 
比如音樂會、戲劇演出、舞蹈表演及各種藝術展覽等, 
此外,哈佛每年還會舉辦藝術節,以活躍學生的業餘生活。 
這些充滿著濃厚藝術氛圍的活動不僅讓學生接受了藝術教育和薰陶, 
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哈佛的理念就是要求你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後,能夠暫時地完全忘記它們, 
像投入工作那樣投入玩耍,盡情地放鬆。 
的確,在你盡心休閒的時候,所得到的體力和精力的恢復會為你下一階段的奮鬥增添無窮的動力。 
所以,在前進的路上,你不僅要勤奮努力,更要學會放鬆。 
 
 
  
 
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 
 
 
  
 
 
  成功與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選擇了其一,就必定放棄了另一結局。 
正像哈佛所提醒的那樣: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 
 
 
  我的鄰居查理斯曾經在哈佛度過4年的大學時光, 
他現在就職於紐約的一家軟體公司,做他最擅長的行政管理工作,九九讀書人。 
不久前,他的公司被一家法國公司兼併了。在兼併合同簽訂的當天,公司的新總裁宣佈: 
“我們不會隨意裁員,但如果你的法語太差,導致無法和其他員工交流,那麼, 
不管是多高職位的人,我們都不得不請你離開。 
這個週末我們將進行一次法語考試,只有考試及格的人才能繼續在這裏工作。” 
 
 
  散會後,幾乎所有的人都擁向了圖書館,他們這時才意識到要趕快補習法語了。 
只有查理斯像平常一樣直接回家了,同事們都認為他已經準備放棄這份工作了, 
畢竟,哈佛的學習背景和公司管理層的工作經驗會幫助他輕而易舉地找到另一份不錯的工作。 
 
 
  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 
考試結果出來後,這個在大家眼中沒有希望的人卻考了最高分。 
原來,查理斯在畢業後來到這家公司後,他在工作中發現與法國人打交道的機會特別多, 
不會法語會使自己的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很早就開始自學法語了。 
他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時間,每天堅持學習,最終學有所獲。 
 
 
  在哈佛,你從來看不到學生在偷懶,在消磨時間。 
當若干年後回想起曾經的夢想時,希望帶給你的是無盡的欣慰笑容,而不是因蹉跎而流下的悔恨淚水。 
 
 
  
 
 
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作為世界知名的學府,哈佛十分強調要有長遠眼光,為未來投資。 
要投資未來,就要定好未來的投資方向,也就是要及早地設定人生目標。 
沒有目標,就談不到發展,更談不上成功。 
 
 
  哈佛大學曾進行過這樣一項跟蹤調查, 
物件是一群在智力、學歷和環境等方面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 
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著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 
其餘3%的人有著清晰而長遠的目標. 
 
 
  以後的歲月,他們行進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 
25年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這樣的: 
 
 
  3%的人,在25年間朝著一個方向不懈努力, 
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和社會精英; 
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地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60%的人,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成績,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 
剩下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 
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當然,也抱怨自己。 
 
 
  其實,他們之間的差別僅僅在於: 
25年前,他們中的一些人就已經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麼, 
而另一些人則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這個調查生動地說明了明確生活目標對於人生成功的重要意義。 
 
 
 
轉載並且編輯來自 
http://molyblog01.pixnet.net/blog/post/64844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