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0日的早上,屏東縣高樹國中3年2班的葉永鋕,在他最喜歡的音樂課上盡情高歌,距離下課5分鐘前,葉永鋕舉手向老師表示想去上廁所。沒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過。那一天,下課後,葉永鋕被同學發現倒臥廁所血泊中,經送醫不治身亡。(http://diversity.tgeea.org.tw/joomla/) 葉永鋕選在上課後或下課前的無人時間上廁所,與他的性別特質及相伴而來的霸凌有高度的相關。他的事情,促使了台灣在2004年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也感召了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投入推動尊重多元性別特質的教育。當我們自以為把葉永鋕的故事說得夠久夠多了,卻常常還是發現,上課現場,通常有3分之2以上的教師從來沒有聽過葉永鋕!甚至也曾經有老師在聽到「葉永鋕」的名字時很不耐煩地說:「那個都已經過去那麼久了,還要一直提!」 如果讓你覺得聽到很煩,那我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是很多成人更應該感到不好意思的是,葉永鋕的故事就像個永遠無法停止的惡夢,依舊輪轉於許許多多孩子的身上。去年(2011年)11月,新北市鷺江國中一個13歲的男孩,也因為長期忍受性別霸凌,又得不到其他人的介入與協助,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誰能說,葉永鋕的事已經過去了?當你這樣說的時候,我知道,他/她的故事,還會一直一直來……那你/妳會覺得在12年後,2012年成立一個「永誌不忘。永鋕」的紀念網站也太多事了嗎? 當我們無法坦誠過去曾經因為做與不做而犯下的錯誤時,永遠也沒有反省的機會,以及行動的勇氣。在這個網站裡,收錄了基隆市八斗國小6年級學生寫給永鋕與葉媽媽的信。她/他們在導師張安琪的帶領下,知道了葉永鋕的故事,在性別戲劇比賽中演了葉永鋕的故事。她們參加比賽的最主要目的為了把阿鋕的事讓更多人知道。「於是我們都知道,我們為了阿鋕在努力,而這也是我們努力的動力」,安琪老師說:「比賽前一刻,我問孩子:我們為誰努力?孩子答:阿鋕。我們會得第幾?孩子答:第一!唯有得第一,才有機會讓阿鋕的事更被看見。」八斗國小真的在2011年基隆市性平戲劇比賽得到第一名,也真的因此有機會在校內外表演了更多次給許多老師與同學看。然後,也寫了信,寄給了葉媽媽。 在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成立的「永誌不忘。永鋕」網站上,可以看到這些信件,老師沒有發下制式的信紙給孩子書寫,因此每個人的信紙款式、圖案都很不同。光是透過信紙,彷彿可以想像及猜測每一個孩子的個性與樣貌。孩子在信裡甚至反省了自己曾經犯的錯誤。在我看來,她/他們的反省與行動的勇氣,超越了好多「成人」不肯動搖的執著。 如果,我們把這個紀念網站,當作是12年來行動的紀錄,以及起點。妳/你還會覺得太多事了嗎? (家庭合作事業協會總幹事)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8-11 14:02 , Processed in 0.0742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