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Lin 在1960年代成為年輕人彰顯自我的T恤,在過往其實是內衣,現在成了展現潮流以及發揮創意的衣衫。穿著印有文字、圖案、品牌商標或照片,是時尚兼表態。 被認定為對同志族群友善的Levi Strauss & Co.是全球牛仔褲領導品牌,多年前就開始針對同志族群打廣告。這在美國算常見,香水、啤酒等廠商也會針對被認定為擁有高消費力的同志族群打廣告。去年Levi Strauss & Co.就推出支持同志婚姻的廣告,今年進一步跟美國人權運動HRC合作,推出對於同志婚姻及平權的支持聯名T恤,以牛仔為主視覺,有著「Just Married」字樣,看起來滿炫的。 上週呢,美國麻賽諸賽州Lynn English高中也發生了T恤事件。學校收到一封投訴,一名女學生穿著印有「All the cool girls are lesbians」(所有酷妹都是拉子)的T恤,竟然引起校方對於學生穿著的爭議。投書的高中女生說她穿著T恤到學校咖啡廳,結果老師帶副校長去看她的衣服,告訴學生說穿這樣很不恰當。當她問所謂不恰當的意思時,老師的回答是:「因為這關乎政治正確而且會冒犯到一些人。」該校議會主席甘迺迪女士覺得女學生沒問題,但副校長顯然有自己的堅持,並要求女學生再也不要穿這T恤到學校。 這是思辯,一件T恤可以演變成討論全校學生穿著規定。在一州的某間高中,卻也是全球品牌展現對同志平權的態度。先不議對錯,我看到該則新聞下的網友回應,第一則寫著:我真為我女兒感到驕傲。這留言讓我笑了,這也是某種程度的表態吧!一件T恤說出了什麼?格局、態度、與心胸的寬度。 還記得國中時代不只有髮禁,對於制服的穿法也有諸多規定,裙子不准太短,遮不住膝蓋就是小太妹,甚至鞋襪也得照規定穿,否則記過伺候。這是試圖以軍事化管理,控制學生紀律的方式,但相對也扼殺了創意與展現自我的機會。因為不照規定不與群體相同,就會被扣上小太保小太妹的大帽子。壓抑固執能得到服從,但也相對地殺死了創意,等孩子長大了出社會了,最會的不是表現自己獨特的優點,而是同流,因為那樣才不會錯。 香港說T恤是「文化衫」,這詞用得真好,胸口大小的舞台,展演著文化,或者說,是某些人眼中認定的次文化,而主流不會永遠是主流,因為潮流是會演進推動的。當我們以其為對外表態的溫和無聲傳聲筒時,我擅自認為,這才是T恤的真義。 (作家、女同志網路廣播節目主持人)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4 05:26 , Processed in 0.076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