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平時習慣follow追蹤各種性別平等權益法案的進度,或是性別歧視、性暴力事件的聲援,大概會處於一種「這世界怎麼推都推不動」的憤慨或無力感。最近生活中碰到的事情,卻讓我心裡冒出一種「哇!現在可以這麼自然的講這些啊?」的感覺,從看似很小的事情,誰說這世界沒有被推動呢? 上週,我搭電車從高雄去台南找朋友,在回程的路上,剛好碰到下課下班的人潮,加上正逢週五,外地讀書的學生們搭著火車要回家過週末。在人擠人的車廂裡,我旁邊有4、5位聽起來像讀護專的女學生,聊著開學以來上課的狀況。當她們互相問著選修課選什麼的時候,其中一位女同學說自己選的是「性別平等」,其他同學也沒什麼特別反應,只問那堂課好玩嗎?上的怎樣?接著就聽到另一位女同學問其他人,有沒有聽過電影《男孩別哭》(一部扮男裝的女孩被男性同伴強暴的電影,是一部非常性別的電影)。 當下我在旁邊,聽到課名是有點驚訝的,想想這群女學生,可能才15、16歲的年紀,就有一門課在談「性別平等」, 而且是學校開的課,等於說,在學校正式提供的課程中,性別平等是被納為重要知識的一部分。她們也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跟認知性別議題,即使沒有什麼太多印象或想法,但最少談性別平等,不是像以前要透過社團或自己找書,才能接觸到的知識。 更不像我以前的經驗,在大學裡開個性別議題類的通識課,從想課程名稱就要謹慎小心,不希望同學覺得被批判。選修性別課程的人,不是那位老師特別好過,不然就是被指指點點覺得你想法偏激,特立獨行。還有同學選性別課程,理由是很無奈的覺得這是社會趨勢,不得不來瞭解一下。也有別人在問的時候,講到性別課程,會讓現場氣氛瞬間沈默或尷尬,對方不知道要接什麼話,或是有人會不以為然的說著:「性別平等哪需要上?現在不是早就性別平等了嗎?」然後接一串他自認為「性別平等」的證據,像是女生上大學念碩博士的人那麼多、現在女生講話都那麼大聲了,現在誰敢不重視女生的意見啊等等。 我不敢過度樂觀,斷言上述的態度現在都不存在了,只是在火車上的這段際遇,讓我發現,社會氛圍的改變,以及很多人的努力,現在要接觸性別議題,已經不需要等到考上台大、清大、中央(以上三所學校是台灣女性主義發展的重要校園)。即使在那些許多人不知道的學校裡,也都存在著性別議題的師資,開著談性別平等的課,讓女性主義不再只是女性菁英跟知識份子所獨有,而是散落在不同的角落,接納更多人的不同經驗與述說。 (研究助理)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3 04:24 , Processed in 0.0732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