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Lin 本來應該來寫T跟婆跟不分有那些稱呼,這種很輕鬆的標籤介紹。可是剛收到一封非常哀怨的但又有點有趣來信。說她的朋友都說她不是同性戀,因為她沒有女朋友,也沒有跟任何同性上床過。但她明明就喜歡女生,也認定自己是同性戀。她的苦惱是,沒有人相信她是同性戀! 對很多無法出櫃的拉子來說,這位來信者真是幸福,因為她完全沒有出櫃的困擾,反而是她出櫃了卻沒人要相信她。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或許該算是好現象吧! 然而卻有種說不出的弔詭之感,很多人都會把「同性戀」判定在「跟同性做愛」這框架內,儘管不能說這是錯的,但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簡單舉例好了,我是同性戀,但我現在單身,這些日子也沒跟任何同性或異性有性行為,那麼就上述的判定理論,現在的我就不算是同性戀囉?好怪呀!可我明明就是同性戀!換言之,那些沒有跟異性交往,或有性行為的人,無論是男性或女性,都是同性戀囉?這樣粗糙的邏輯很蠢對不? 反過來思考,為何同性戀需要被判定?異性戀卻不需要被判定? 我有個好同事,她就真的活到29歲都還沒談過戀愛。她是異性戀,她喜歡的是男性,發花痴時的對象也是男性。我們也不會用那個蠢邏輯去斷定她是拉子,她苦惱的是找不到男朋友,同事們還會熱心介紹男人給她認識。另外有朋友本來是交男朋友,後來跟女生在一起,過了幾年她結婚了,之後生了個超可愛的兒子。還有一對朋友本來是不分偏T,後來她苦戀上一位婆,過了幾年,不分偏T的朋友變成婆,原本是婆的那位變成鐵錚錚的T。 去年在美國有位媽咪,因為5歲的兒子喜歡史酷比狗,萬聖節時想打扮成卡通人物中的女性角色Daphne,她也帶著兒子去採購衣飾,到學校後同學沒有嘲笑他。但其他媽咪卻覺得這樣不對,甚至質疑是不是孩子自己要求的,惹得這位媽咪發了一篇標題是《My son is gay》的網誌說:「如果你認為我讓我兒子穿女性角色的萬聖節服裝,某種程度會『讓』他變成同性戀,那你是白痴!首先,這是很荒謬的想法。其次,就算我兒是同性戀也無妨,我不會少愛他一點。再來,我根本不在乎你兒子長大後會成為真的忍者,所以請閉嘴。」 把那篇媽咪的網誌回給來信者,只寫了一句:「妳說妳是什麼就是什麼。」 話說回來,這好像也是一種貼標籤,但難道我們就不能自己高興要貼幾張或貼什麼嗎?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我們很難去接受別人的「我說我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且重點是「我說我是什麼就是什麼」這件事並不會妨礙到「你是什麼」。但人卻總是要以「我覺得妳是什麼妳就該是什麼!」來看待別人呢? (作家、女同志網路廣播節目主持人)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3 04:03 , Processed in 0.0791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