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傳典 7月初衛生署疾管局公布一項計劃名為「男同性戀三溫暖友善、健康、安全商店標章推動計畫」,決定推動同志友善標章、提供免費保險套、設置保險套販賣機等措施,進而達到降低愛滋新增感染人數的目標。起因是衛生署從去年(99)統計HIV新感染者1,797人,危險因子分析中,男同性戀為最高感染HIV的因子(佔37.27%),表示男同性戀間的性行為則是愛滋病傳播的高危險行為,並直指同性戀三溫暖更是同性戀間傳播愛滋病的溫床。 目前愛滋感染的主要原因乃因危險性行為,也因此預防愛滋感染最常見的方式即「安全性行為」的教育。安全性行為,這應該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知識。但就像熱線理長喀飛曾說過:「人人都有可能得愛滋,但錯誤的刻板印象,造成防治重大缺口。」衛生署這個計畫,有幾點是值得反思的: 一、只針對同志三溫暖,將焦點和注意力都擺放在「男男間性行為」上,反而忽視了也可能從事危險性行為的異性戀者的愛滋教育與防治;難道男同志的感染者,只會出現在三溫暖?是忽略了感染者的行動力,同時也將三溫暖的功能給單一化。 二、衛生署宣稱要在三溫暖營業場所廣設保險套販賣機,並強調此舉可以「降低使用保險套的經濟障礙」,但事實上,在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早有規定浴室業、旅館業者應提供保險套和潤滑液,各縣市衛生局其實都已固定與三溫暖業者有合作提供免費保險套的機制。 保險套有貴到讓大家都買不起嗎?這或許不是經濟障礙,而在於取得的即時性和便利性,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會有「身邊沒有保險套」、又或是「雖然沒有保險套,但還是做了」的情形發生?此外,衛署會將「(保險套販賣機)販售的盈餘以場地設置費方式回饋給業者,提高業者設置意願」;如同前述,比起廣設販賣機,衛生署推廣業者落實提供保險套、潤滑液還比較實在,況且盈餘回饋是否真能提高業者設置的意願也令人懷疑。 三、計畫中提到希望「整合政府警政單位等資源」,我不清楚同志的活動場域為何需要有警政單位的介入,發放保險套與警政有何干? 綜而觀之,這項計畫似乎暗示,不論男同志還是異性戀者,只要遠離三溫暖,好像就與感染愛滋絕緣──這當然是錯誤的觀念!希望衛生署不要再以同志場域做為防治政策的核心,既無法切合群眾高度變動與錯綜複雜的社交活動,更是治標不治本。但願政府與大眾能早日揚棄「危險場域」或「危險族群」的迷思,才能讓愛滋防治獲得有效的改善。 (大學生)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2 16:38 , Processed in 0.0780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