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筱晶 暑假就要結束了,今年的暑假在開會與研習的緊湊行程中渡過,開學前再次北上開會。會後一位老師邀我到國立歷史博物館觀賞「世紀畢卡索特展」,我欣然一同前往。暑假忙裡偷閒閱讀時曾讀到一段話:「在人生的大圈子,妳要選擇一個屬於朋友的緊密圈子。她們將會進入妳的心中,同時打開妳靈魂的大門。」我很感激邀約我去看畢卡索畫展的這位老師,讓我在忙碌的工作中仍可保有一份閒逸滿足的欣喜。 這次「世紀畢卡索特展」精選62件法國巴黎畢卡索美術館珍藏的原作,呈現畢卡索對於「人物」及「情感」的看法。展場中畢卡索的語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些話語充滿了人生智慧,因此我將畢卡索的語錄語和多元性別平等教育做了一些連結。 有人反對同志教育的實施,其實是想反對同志的存在吧!我一直無法理解,愛一個人為何會是一種禁忌,畢卡索說:「沒有人會愛一個女人,愛到要去量她手腳的尺寸。愛,完全是出自於一種感覺。」有人硬是想左右別人的「感覺」,告訴別人什麼性別的人應該愛,什麼性別的人不應該愛,並且無視於這個世界是一個多采多姿的世界。自己無法「感覺」多元的美麗,也不准別人擁有美麗的人生。畢卡索曾經提問:「人怎麼可能躲在象牙塔裡,無動於衷地把自己從如此豐富的生活裡隔離?」 大人常希望孩子能具備生活的基本知能,瞭解並熱愛自我生命的狀態和歷程,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尊嚴和價值,但大人自己呢?其實大人也必須做到誠如畢卡索說的:「心胸,觀看我們的世界。」 有個小故事:「小女孩攙扶著盲父四處乞討,遇見一位老太太,老太太一面拿出錢,一面憐憫的說:『真可憐啊!妳父親的眼睛是什麼時候瞎的?』小女孩說:『爸爸的眼睛是每天早上9點開始瞎的。』」 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有人反對中小學97課綱當中有關性取向能力指標的實施,與反對《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性別好好教》及《認識同志教育手冊》這3本教學資源專書。然而要反對也得說出個道理,不造謠,不無中生有才能互相溝通,但反對的理由真的是事實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賴友梅已代表《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和《性別好好教》兩本教師資源專書的編者,按鈴向真愛聯盟提出誹謗告訴了,這件事才是事實。 畢卡索的藝術生涯中,一個極重要的理念就是反抗傳統主流的價值觀並自我突破,所以才能創造多樣化的藝術,畫風不斷蛻變且經常以7大類的造型符號貫穿在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中。畢卡索曾說:「我不懂英文,因此,英文書對我就像一本空白書。但這不代表英文不存在。如果我自己不了解,也只能責怪自己,怎可以就此怪罪別人?」反對同志教育的人,請深思畢卡索的這些語錄。 邀我去看畫展的老師,看展後問我:「妳最喜歡的是哪一幅畫?」我的回答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幅『一位女孩拿著一本書在閱讀,因為那本書畫得真好!』」走出國立歷史博物館,在暮色中我倆奔向下一段旅程──台北花博爭艷館,去觀賞「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我的暑假就在北宋的「夜市人生」中,驚艷的畫下完美句點。 (高雄市國教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專任輔導員、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2 16:21 , Processed in 0.0791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