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減害協會研究顯示,媒體報導及教育宣導,對台灣愛滋減害計畫助力很大。此一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網路版,提供台灣經驗供國際參考。 「APEC愛滋減害國際研討會」正在台北舉行,台灣減害協會理事長陳宜民於會中報告此一研究成果。愛滋減害方式之一,就是讓一時無法戒毒的人,以口服低危害替代藥品如美沙冬,取代高危險的毒品靜脈施打,並輔導戒毒。 也是陽明大學愛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主任的陳宜民與台北醫學大學公衛所副教授呂淑妤合作,透過新聞知識庫搜尋「毒癮愛滋」,發現平面媒體報導,從2004年僅有2則,2005年53則,2006年增至63則,然後遞減。研究指出,聯合報於2004年10月10日頭版頭條報導「毒癮躍居愛滋主因」,發揮宣導功效,佐證媒體報導對遏止毒癮愛滋流行,功不可沒。 陳宜民表示,2004年9月起,陽明愛滋病究中心與預防醫學會希望工作坊社工員,到各看守所對毒癮受刑人做愛滋防治衛教,當時便發現,毒癮者「共用稀釋液」,是忽略而普遍的危險因子。 研究團隊也分析,一級毒品受刑人中,海洛因毒癮者在2009年8月首次低於使用二級毒品,如安非他命、搖頭丸及大麻者,顯示美沙冬替代療法,有效降低海洛因使用者人數。 但減害協會也觀察到,男同性戀於2005年只占愛滋新感染者一成七,去年飆升卻至7成,建議政府應加強提供男同性戀防治愛滋策略。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7-10 06:25 , Processed in 0.0859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