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Lin 好幾年前,當時還是國小5年級的小外甥女,有次來家裡玩,我隨口問她玩網路都玩什麼,她打開了一個摩尼網,說她跟同學會在這網站玩寵物飼養遊戲。我是做網路行銷的,但這網站我從沒聽過。 過了幾年小外甥女上國中,開始寫部落格,她用無名小站,這我就知了,因為我也有申請,但我看不到她寫什麼,因為小外甥女把文章用密碼鎖起來了。 我們這些大人有時候會自以為比孩子懂網路,可仔細想想,我大學時代寫報告,因為搶不到學校只有幾十台的Mac,所以得用打字機。寫論文是一趟趟跑圖書館找資料,走遍各店家找老闆訪問經營模式。現在孩子寫報告寫論文是上網找,我就常收到學生寫來的電郵,說他們要寫論文,要我接受訪問。更別說連國小學生作業都要上網了。 對這世代的孩子而言,網路已經是他們生活上的一部分,無論做功課找資訊交朋友買東西……。當大人還在擔心孩子亂打手機導致帳單暴漲,孩子們早就在用免費網路電話軟體猛傳簡訊圖片。孩子們在網路上學到的,無論好的壞的資訊,都遠超過大人的想像。 前幾天公視的《爸媽冏很大》節目,又以「同志教育入校園,你贊成嗎?」為主題,邀請了正反代表一起討論。持反對立場的徐壯華先生,以志工身分頻頻發言,並且對教育部代表及醫學界代表提出同性戀不是疾病這點提出質疑,說:「它到底是不是一個病,或者是一個行為的時候,你們要拿出數據,或者專家學者的這個,而且要呈現放在網站上,讓這個社會來公論。」 嗯,要上網找得到,這質疑得很好。是的,網路上找得到同性戀不是疾病的證據,找得到美國早就將同性戀納入教材的證據,找得到各國承認同性伴侶婚姻的報導,還找得到徐先生是牧師,是「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理事長」,當然也找得到走出埃及創辦者公開道歉的影片。 其實想說的跟同性戀沒太大關係。重點在於,孩子真的會用網路去找,網路上有幾千萬筆說同性戀有病有罪很噁心,要同性戀去死的各種語言資料,也有同性戀不是病的證據。 網路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行為,至少我們的消費行為已經被改變了,過往看電視廣告衝去購買,已經變成先上網問朋友、比較商品價格、看看其他人使用後的經驗分享。懷孕第一胎的新手媽媽,會到媽媽相關網站去看去問,從安胎到坐月子、從餵奶到奶粉選擇,不再像過往聽婆婆說什麼就乖乖照做。買3C產品,不是到店頭聽店員推薦介紹,而是上網看評比看開箱文。 所以不要再用「同性戀有病」、「婚姻絕對是一男一女」這種論點,因為網路查得到證據。在大人們還在地面上拚命辯論自己認知的價值觀時,孩子們早搭著網路的火箭直飛沖天了。 日前國小3年級女童上色情網站玩18禁動漫遊戲及麻辣聊天室的新聞引起譁然,與其說這社會病了,不如責備大人的漠視,以及對孩子的性教育還有性別教育不夠。身為大人,我們更該做的是拉近跟下一代的資訊落差。 我們上班用網路跟同事客戶溝通,下班用網路跟朋友聊天,孩子們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太多孩子在網路上尋求感情、性、性別等的解答。但有多少大人真的知道孩子們透過網路,學習到多少關於性與性別的資訊?而又有多少大人真的知道性與性別的不同?能真的跟孩子就這些議題好好溝通與對話? (作家、女同志網路廣播節目主持人)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2 16:52 , Processed in 0.0753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