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除了反映腹部肥胖,也是判斷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的一種方法。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約4500名16歲到70歲民眾進行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盛行率調查,並追蹤5年。 受委託進行調查的台北馬偕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黃麗卿受訪表示,調查發現,女性追蹤5年後,平均腰圍增加3.6公分,從平均75.8公分增加為79.4公分,且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的比率由28.1%,增為41.9%。 另外,男性平均腰圍增加2.9公分,由84.7公分增為87.6公分,且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的比率由27.7%增為36.6%。 黃麗卿說,尤其是45歲到50歲更年期女性,腰圍增加及代謝症候群比率的增加,都比男性高。 國健局長邱淑媞表示,8月1日起成人健檢項目新增「腰圍」測量,民眾應避免腰圍過粗,減少代謝症候群發生,而飲食控制、運動則是擺脫肥胖、腰圍過粗的不二法門。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7-10 11:50 , Processed in 0.0776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