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不期眾少,怨不期深淺」是我在《戰國策》的《中山君饗都士大夫》中閱讀到的,這句的原文是「與不期眾少,其於當厄;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意思是:「施與不在多少,在於別人困難的時候;仇怨不在深淺,在於是否傷了別人的心。」 《中山君饗都士大夫》這個故事是在說中山國君宴請國都裡的士人,大夫司馬子期也受邀前往。但由於在宴會中沒有分到羊羹,司馬子期就很生氣的到楚國去了,還勸楚王攻打中山。楚攻中山時,中山君逃亡,有兩個人拿著武器跟在他身後,中山君回頭對這兩個人說:「你們是做什麼的?」兩人回答說:「我們的父親有一天餓得快要死了,您賞了一壺熟食給他吃。後來父親臨終時說:『中山君如果有危難,你們一定要為他而死。』所以我們特地來為您效命。」中山君聽了仰天長歎的說:「施與不在多少,在於別人困難的時候;仇怨不在深淺,在於是否傷了別人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亡國,因為一壺熟食得到的兩個勇士。」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感觸很深,就如同擔任政府官員、基層公務人員或民意代表,要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並不容易。有時只是杯水車薪,舉手之勞,就可以得到「不虞之譽」,也就是獲得意想不到的讚揚, 這個重點就在於受施的人正處於「當厄」之時;有時無法對很多人雨露均霑,雖然不是故意偏頗,但結果卻令一些被忽視與歧視的人「傷心」了。 今年2011年5月4日立法院第7屆第7會期,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的臨時提案當中,提到「教育部已出版或將出版的教材『認識同志教育手冊』、『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及『性別好好教』的確有許多高度爭議的內容,如果貿然出版,恐將成為混淆學生性別傾向的幫兇。」關於這個提案,對於這三本教學資源專書的作者與同志而言,或許就是「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的真實寫照。如果說這三本書「有許多高度爭議的內容」,那是因為有人對同志抱持偏見,一種存在於社會中對於同志的矛盾與焦慮,也就是「同性戀恐懼症」,反對這三本教學資源專書的出版,恐將成為性別霸凌的幫兇。 立法委員還有一個提案是提到教育部新訂的「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將性別平等教育包括「情感教育」、「性教育」與「同志教育」,要請教育部立即檢討國中小課程綱要之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關於這個提案,不知立法委員委們是否有想過「與不期眾少,其於當厄」這句話,教育政策的重點,早已從「兩性教育」轉化成為「性別多元教育」。教育部在2000年10月就曾舉行「新校園運動:反性別暴力」宣誓記者會,強調不但要尊重傳統兩性,更要尊重其他不同性別傾向和特質的人,希望透過各種教育活動,破除性別刻板印象,打擊性(別)暴力,並將多元性別平等教育納入師資培訓及在職進修內容。需要檢討的不是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而是要如何去除社會上的「同性戀恐懼症」。 每個人都有生而為人的價值與尊嚴,萬萬不可只因性取向的不同就必須受到不同的對待。世界上最難得的是人的心,擔任民意代表,擁有決策權力時,應當閱讀《戰國策》的《中山君饗都士大夫》這個故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古人留下的啟示。 (高雄市國教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專任輔導員、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2 16:23 , Processed in 0.0747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