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4自由時報 在民風保守的時代,金馬影展曾是國內影迷難得一窺同志電影的聖地。隨著風氣開放,性向不再禁忌,同志電影的能見度與產量愈來愈多,甚至一度成為臺灣電影顯學,但除了聚焦在恣意青春、猛男軀體,近年同志電影好像也遇到了瓶頸。今年金馬影展有多達13部同志電影,這些走在前端的作品不約而同從情慾撞擊更大的社群與議題,內容的豐厚度,暗示了同志電影另一個紀元的到來。 例如在坎城影展引發討論的《大開色戒》(Eyes Wide Open),描述已婚生子的肉店老闆被男大學生勾起同性慾望後,身為一家之主與虔誠猶太教徒的他,要面臨自己也常扮演道德糾察隊的矛盾,以及傳統社群、嚴苛教義的挑戰。西班牙片《性福農莊》(Ander)也從一個巴斯克區的農夫和他的祕魯外籍移工之間,探索了同性情慾面對性別以外,還有階級、種族的摩擦,而它充滿悲憫與誠懇的結局,感人至極。而廣受各大影展觀眾熱烈歡迎的《派翠克,一歲半》(Patrik 1,5)則從一對同志情侶領養小孩的過程,處理了同、異性戀的接納彼此,以及代溝問題。《決戰時裝東柏林》(Comrade Couture)甚至讓我們看到過去在鐵幕內,酷兒們也懂得利用時裝反叛歷史。可見同志電影絕非自我封閉的單乏類型,當它與外界勇敢互動時,威力可觀。 就連以青少年為主的《聽媽媽的話》(I Killed My Mother),都絕非一般以為的耽溺浪漫,片中男主角的衝撞、坦率,被視為近年少見的天才之作。而自編自導自演的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今年才滿二十歲,靠這部作品光在坎城就拿下三項大獎,絕對會是今年同志電影圈的超級新偶像。菲律賓同志電影的創意與生猛,則在亞洲遙遙領先,今年拿下坎城最佳導演的布里蘭特曼多薩(Brillante Mendoza)的前作《高潮滿座》(Serbis)直探色情電影院裡的情慾流動;入選威尼斯影展的《雙J奇緣》(Jay)則以一樁同志謀殺案,笑看媒體與人性的互相扭曲;這幾部片對台灣方興未艾的同志電影,無論手法或內涵,都極具啟發性。 一方面,女同志電影也佳作頻出,南美洲尤其精彩。入選坎城競賽片的《母子監獄》(Lion’s Den)將目光放在極為奇特的場域—母子監獄,直探女性相濡以沫的情誼和與生俱來的母性,女主角演技生動感人。曾以《我是女生,也是男生》驚世駭俗的女導演露西雅普恩佐,新片《湖底的小王子》(The Fish Child)透過富家千金愛上異國女僕,階級、身分的差異,讓這段女女戀曲產生意料之外的化學反應。 在當代演技巨星伊莎貝雨蓓的專題中,亦有幾部對女女情誼精彩演繹的作品。《儀式》(La Cérémonie)中可見到雨蓓和桑德琳波奈兒兩大影后對飆演技,尊嚴、妒恨的碰撞一發不可收拾;《我們之間》(Coup de Foudre)則和咪嗚咪嗚從妻子/母親/女人的多重身份,突破傳統桎梏,找到相守的希望,對於台灣女同志文化的發展,堪稱是部深具影響力的經典;新片《女人出走》(Villa Amalia)中面對男友劈腿,重新出發的新人生裡,也包含了一段隱約曖昧的女女之戀,甚至撥動了男主角自身的同性情慾。 回探電影歷史,《受害者》(Victim)早在1961年,便在片中大膽直陳『同性戀』一辭,而影片勇敢揭示同志受迫、活在恐懼的社會現實,更讓本片成為同志電影史上,不可錯過的里程碑作品之ㄧ。但本片過去在台灣一直沒機會放映,以古鑑今,同志電影的價值也愈來愈清晰了。 ********************* 《母子監獄》(Lion’s Den) by 帕布洛查比羅 Pablo Trapero
《女人出走》(Villa Amalia) by 班諾賈克Benoit Jacquot
《儀式》(La Cérémonie) by 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 《我們之間》(Coup de Foudre) by 黛安柯蕊Diane Kurys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9 08:20 , Processed in 0.0779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