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 06 / 29 【中時電子報 】 張金堅第42屆全美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於今年6月2日至6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參加人數多達4萬多人,議程包括當今世界各國常見的癌症,乳癌算是較熱門的項目,其中有專章討論到老年乳癌病人接受手術後是否需接受後續的輔助治療。在台灣乳癌病人雖有年輕化的趨勢,但隨著高齡化社會的演變,大於65歲的乳癌仍佔有20%∼30%之多,所以老年乳癌病人的診療仍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此次會議特別提到,在美國65歲以下的乳癌病人佔57%,其死亡人數佔每年乳癌總死亡人的41%,而65歲以上的病人佔40%,而其中死亡人數卻高佔59%,可見年老的乳癌病人可能因年紀較大、免疫力較差,合併的全身性免疫疾病較多,加上開刀本身的風險及術後輔助治療的受限,都是年老乳癌病人治療上的困境。 根據文獻的統計,高於65歲的乳癌病人,比起低於65歲的病人,有較高的陽性荷爾蒙接受體的比率,所以老年乳癌病人術後的輔助治療,如其荷爾蒙接受體為陽性的話,則以抗荷爾蒙治療為黃金標準。 根據牛津的臨床觀察分析,大於70歲以上的乳癌病人連續使用泰莫西芬的抗荷爾蒙藥物,可以降低五年的再發率47%,降低五年的死亡率有34%,另外最近使用芳香環酉每抑制劑取代泰莫西芬,亦有更好的療效,同時可以有較少的子宮內膜癌或血管血栓病變,但有較高的骨折機會。ATAC、MA-17、及BIG 1-98等大型臨床研究均予證實。當然,如何使用荷爾蒙治療,需依醫師的判斷。 至於年老的乳癌病人是否使用化學治療或所謂賀癌平的標靶治療,在一項大型的臨床研究發現化學治療仍有一些好處(好處僅及1/3),但比起年輕乳癌病人則顯然相差很多,特別是有心臟疾病的人,則不宜使用,所以年老病人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可以考慮使用,但要做全身身體狀況的評估,而且要與病人及家人充分討論,再依個人病情做最適切及完整的評估再予使用。 (張金堅為台大外科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8-13 13:56 , Processed in 0.0787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