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http://l.yimg.com/mq/i/nws/partner/mp.gif[/img][color=#215da9] [/color](明報)4月23日 星期四 05:05 【明報專訊】《花吃了那女孩》前名《愛情糖果雨》,去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台灣新生代」環節進行世界首映。隔了超過一年,才有機會在香港正式公映。 這是女同性戀片,限於小眾口味,但男導演陳宏一手法清新,擅長捕捉少女情態。我去年觀看時匆匆走馬看花,最近專心再看一次,始終只是冷門小品,特色是小巧地不落俗套,女演員們尤其微妙傳神。 此片由四個短篇組成。首段「如果南國冰封」,兩少女在台北相戀同居,因小事冷戰,會不會因此分手呢?小情侶的悲歡離合,就是這麼簡單「兒戲」,但也很常見。 次段「看不見攻擊的城」,學做廚師的少女與成熟風騷少婦約會,一個欲拒還迎,一個爽趣進攻,情景相當幽默。 第三段「夢見相反的夢」最有戲劇性,兩個熱戀女子,一個跑去結婚生子了,但藕斷絲連,三角關係怎樣辦呢?妙在丈夫並不介意,還提議三人同住,這對偷情女子反而不知道是否應該接受? 第四段「花吃了那女孩」則大動作搞打搞笑:情緣多多的林嘉欣,總是惹上佔有欲太強的野蠻女友,證明「打女人」不是賤男專利,女性也有「打者愛也」的辣手暴力狂!這段拍得很誇張漫畫化。 總的來說,導演陳宏一的感覺不錯,但只是賣弄小情小趣,不能要求具體、深入的刻劃,主要靠女演員們生動表演。 去年電影節的「台灣新世代」幾部片,拍得最好其實是《漂浪青春》,原名《妹狗、水蓮與竹篙》,三段體交織女同志、男同志的舊情與新緣,有親情矛盾和鄉鎮風味。其中盲眼歌女的姊妹恩怨雖則老套煽情,然而懷舊感人。至於中年男女「真假夫妻」的冤家關係,就最有真切的戲味。 導演周美玲拍過《刺青》,是台灣同志片中特別叫座的一部。《漂浪青春》拍得更有真情實意,卻不受注意,近日才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放映特別場。此片勝過一般同志片,亦比上月公映的台灣學生片《囧男孩》(也在去年電影節映過)好得多。 石琪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8 05:48 , Processed in 0.0891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