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喻文玟】 2009.03.29 04:42 am 電影「自由大道」的主題是嚴肅的人權議題,若從同志運動史角度來看,哈維‧米爾克大概是電影史上第一位同志英雄。選戰的描述是一堂很棒的政治公關課,西恩潘的演技更獲得了奧斯卡的肯定。 故事背景發生在1970年代,警察選擇性執法的美國舊金山街頭。當時,同性戀是被排擠的一群,經常遭毒打、囚禁甚至殺害,同志在街上得隨身攜帶哨子,方便遇難時候求救。 主角哈維‧米爾克原本是一間攝影器材店的老闆,他從同志客戶資料裡建立起同志社群,從舊金山的卡斯特羅開始,聚黨結盟的穩固了地盤;從一只肥皂箱開始,在一次次選舉中召喚出更多「我們」,並調整自己的同志角色,將政見觸及更廣層面。 1977年,米爾克當選了舊金山的監察員(市議員),當時他遭遇最大威脅是保守的極右派天主教勢力,他們撤銷保護同性戀工作和住房權益的法案,並積極推動另一個解雇所有同性戀教師和支持同性戀者的法案。當時全美各州居然一面倒的通過這個充滿迫害、歧視的法案,同志人權岌岌可危。 希望在哪裡?電影裡這個不見人人自由、平等的美國,其實也不過是30年前。 身為同志的電影編劇Dustin Lance Black說,他父母親在他13歲的時候帶他來加州,他第一次聽見哈維‧米爾克的故事,給了他有一天能過自己想要生活的希望。現在,他和許多勇敢的電影工作者完成了這部充滿爭議的電影,也希望能帶給更多被教堂、政府、家庭視為次等人群的人們希望。 哈維‧米爾克的故事記錄下美國同志運動裡血淋淋的一頁,提醒我們慎防任何形式的族群對立,尊重彼此追求理想生活的權利。 ●延伸閱讀: 金獎影帝西恩潘強檔鉅作「自由大道」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8-5 05:29 , Processed in 0.0735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