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IRL女子拉拉學園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2GIRL女子拉拉學園 首頁 新聞 綜合 查看內容

斷背山 為同志電影找到新定位 成功撞擊好萊塢主流文化

2006-1-18 09:16| 發佈者: imatb| 查看: 746| 評論: 0

2006.01.18  中國時報

《斷背山》的得獎,不僅成為第一部在好萊塢主流獲得最佳影片榮譽的「同志電影」,也象徵著同志正式由次文化的邊緣身分進駐主流,留下必須正視而無法逃避的存在。

在《斷背山》片中的一九六○年代背景,同性戀並不是被廣泛了解與認同的觀念,更不要說傳統保守的美國中西部。所謂的同志電影,在美國也是從一九八○年代,才開始成為電影工業中逐漸被嘗試碰觸的題材。這二、三十年來,同志電影經過了一連串在主題與形式上的演化,從青少年摸索性向嘗試出櫃的苦悶,到籠罩於愛滋陰影下的悲情自憐或憤怒控訴,以及從社會邊緣位置發聲的瑰麗次文化,回首同志影史,一路走來的血汗軌跡都歷歷在目。


跳脫意識流 與眾不同

好萊塢對於非主流文化儘管向來態度保守怯懦,但從來不吝於以遲來的腳步吸取養分,但前提是,這些同志片必須具有可在議題上操作的意義(例如《費城》),或是足以讓主流文化獵豔窺奇的異色(例如《鳥籠》),才能在商業上被認為具有投資的價值。

儘管歷年來多位演員以同志角色在奧斯卡封帝后,但角色類型也多半不出以上範疇,包括在社會歧視下奮戰愛滋病毒的《費城》、性別越界顛鸞倒鳳的《蜘蛛女之吻》、《男孩別哭》、《女魔頭》,甚至今年剛以《窈窕老爸》封后的菲莉西提霍夫曼。同志題材對於好萊塢的意義,主要在於演技的挑戰與題材的探險,同志角色人性層面的彰顯,有時竟弔詭地必須以刻板同志形象的強化作為代價。

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斷背山》的出現,才顯得如此的與眾不同。它的冒險正在於它本身其實不具議題炒作的空間,四十幾年前兩個壓抑情慾的牛仔,放在對同志已司空見慣的現代來說,其實激發不出太多可立即對照的討論與呼應。片中角色既不「娘」也不需變裝,完全沒有任何可供一眼辨識的同志特質,也沒有兩名赤裸猛男激烈炒飯的養眼畫面。然而透過了如此前所未有的題材選擇,李安反而更能不拐彎抹角、不刻意誇飾地直入人性核心。


以厚實情感 扭轉偏見

在《斷背山》片中銀幕上幾乎占了畫面三分之二的浩瀚西部天空下,所有的人物顯得那麼渺小,不論是兩名牛仔的糾葛,他們妻子心中的苦悶,以及他們父母面對的衝擊,被放到了這廣袤的曠野中,都因此退居到同一個不被戲劇性刻意放大的水平,也因此獲得了人性上的平等對待。同志不再「只是」同志,兩名愛上男人的牛仔,只是與所有異性戀群眾一樣流著感情淚的血性男子。這也是《斷背山》不論在世界電影史上還是同志電影史上,所樹立的重要里程碑。

該片從去年九月威尼斯影展首映,到去年年底美國上片,再到近日台灣媒體試映,觀眾在走出戲院時的反應,不論異性戀、同性戀或是男性、女性,都展現出一般同志題材電影少見的高度共通性。事實上該片在推出前,原本只被美國媒體以輕蔑的簡化語氣戲稱為「那部同志牛仔電影」,然而在試映後,許多媒體與影評人卻紛紛為過去這個用詞表示抱歉,因為它真的不只是一部「同志牛仔電影」。


被賦予期待 成為指標

《斷背山》雖然只是一部電影,但它的出現所直接挑戰的,卻是整個時代目前對同志看似開明但卻依然遲疑不願正視的態度。就在過去這一年內,同志婚姻再度在各國成為爭議話題,美國各州針對同志婚姻合法呈現兩極立場,歌手艾爾頓強與愛侶則高調地公開結婚。《斷背山》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被賦予了更多的期待,因為它的成績將成為一種指標,藉以辨識一個社會究竟對同志能夠接受到什麼程度。

果然各種激烈反應紛紛「現形」,猶他州鹽湖城一家戲院在《斷背山》上映前臨時撤片引起譁然,一名電視影評人則將片中的角色傑克描述為「性愛獵食者」,引起同志團體激烈抗議。《斷背山》即使在台灣尚未上映,網路上已出現各種討論,預期上片後仍將有更多不同立場的聲音,讓這部電影所引起的效應繼續激盪。

丟雞蛋

讚一個

遞鮮花

酷斃了

我認同

被雷劈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11-18 10:17 , Processed in 0.0723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