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維新聞網2006年1月13日7:19:52(京港台時間) “在大學校園中﹐沒有人把誰是同性戀或是異性戀掛在嘴邊。假如一群朋友聚會時看見兩個男生摟在一起親吻﹐或者一個男生坐在另一個男生腿上﹐我的感覺就像看到一個女孩子坐在她男朋友腿上一樣﹐不會引起特別的注意。”新疆師范大學大三男生常坤說。 “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學習、生活、談情說愛。我們不可能見到每一個異性都產生感情﹐他們也不可能見到每一個同性就這樣。”常坤口中的“他們”指的是同性戀大學生﹐“我們”則指包括常坤自己在內的異性戀大學生。 22歲的常坤是新疆雪蓮花艾滋病教研項目的協調人。2005年﹐為了推進“新疆同志活動組項目”﹐常坤開始通過網絡大量接觸“同志”﹐至今已與近70名同性戀者有過交流﹐其中有不少是大學生。 在他接觸到的同性戀大學生中﹐有的人會在朋友圈子裡公開自己的性取向﹐甚至站出來建設同性戀網站﹐組織以同性戀為主題的志願工作﹔有的則只願意化名之後在網上以同性戀身份活動﹐而現實生活中﹐沒有人知道他(她)的實際性取向﹔有的人甚至一直不明白或是不肯承認自己是同性戀﹐徘徊在對同性的愛慕和跟一個異性結婚的未來之間。 常坤說﹐很多同性戀者還都是在隱藏自我的狀態下﹐這樣選擇主要是由于社會壓力較大和自我認同不足。常坤在網上接觸到的同性戀大學生﹐不少會對這個話題採取回避的態度﹐不願深談。 在對校園異性戀的調查中﹐常坤也發現有的人對同性戀的了解限于“道聽途說”﹐結果就以訛傳訛﹐不解者有之﹐批判者有之﹐認為“和我無關”者更是大有人在。 2005年﹐常坤在北京參加了一次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舉辦的暑期夏令營。他戲稱這個夏令營是“北京同性戀異性戀大學生聯誼會”。半個月的時間裡﹐一群大學生﹐有同性戀也有異性戀﹐一起討論志願工作﹐同桌吃飯﹐同屋就寢﹐最後一晚玩游戲到凌晨。臨別的時候﹐大家都依依不舍。 “這個群體是一種人類發展的正常現象﹐可是現今卻人為地產生了許多錯誤認識和評判。我認為﹐作為一個積極生活的人﹐他們在沒有妨害他人和社會進步發展的前提下﹐有選擇自己所喜歡所向往的生活的一切權利。”在自己的博客上﹐常坤如此寫道。 (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羅維)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11-18 08:35 , Processed in 0.0705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