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訊)臺灣作家紀大偉認為,在文學界有一群人正默默收集、整理和挖掘同志文學,雖然那是件困難的事,但因過程中可以發現許多被忽略的事而感到快樂。 文學作品靠“情”領會 被標識為臺灣酷兒作家代表的紀大偉今天下午在海外華文書市“文字與肉體”同志文學分享會中,與馬華作家許通元一同探討同志文學的發展與議題時,他分析文學作品里人物的關系很難判斷,讀者并非偵探,可以依據各種證據做出判斷。文學作品更多是靠一個“情”字,由讀者自己去領會。 對同志文學來說,肉體和情欲是目前作為判斷的標準之一,但一向拒絕對一樣事物簡單做出定義的紀大偉認為,當同志年紀漸長,他們將更注重在思考和靈魂的部分,屆時如何判定一部文學作品是否屬于同志文學,是值得思考。 許通元:馬華作品沒逼近同志特質 在馬華同志文學發展中,許通元找到最早的馬華同志小說是由中國南來作家王探寫的《育南與但米》。到了六十和七十年代,為了避開主編的審核,則以遮掩的方法來書寫。發展到今天,馬華同志文學被認為還沒有逼近同志的特質,而被部分人歸類為偽同志文學。 目前,一些馬華同志文學作家由于作品內容過于露骨,轉而到海外例如臺灣出版。(星洲日報‧大都會)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3 19:35 , Processed in 0.0763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