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時被視為男性,離境時終得到女性身份。去年來港更換護照相片,結果受盡凌辱的哥倫比亞籍學者、跨性別人士Eliana,在港度過不能見光的8個月。學業中止、無法工作、在志願組織的辦公室打地鋪、在龍蛇混雜的劏房被嫖客騷擾,最終獲聯合國極速批出難民身份,上月底到紐西蘭過新生活。她在出發前,寄語港府停止歧視跨性別人士,開放心胸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記者:張嘉雯 Eliana成長於仇視同性戀者及跨性別人士的南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出生時是男孩,因為女性裝扮兩度被追殺,其中一次被利刀襲擊,背部留下長長刀痕。成績優異的她,先在西班牙取得分子生物學學位及藥劑學博士學位,兩年前再獲台灣頒發獎學金,研究醫療體制和醫院的感染控制,並接受荷爾蒙治療。 去年9月,她由台灣來港更換護照,一度遭拒絕入境,其後又指遭男關員脫衣搜身凌辱,她在本港民間團體協助下,取得難民資格,上月底到紐西蘭開展新生活。這8個月的曲折經歷,令她三度成為美國CNN新聞主角。 由年輕學者變成劏房租客,Eliana在港人的支持下熬過滯港歲月,上月中獲紐西蘭接收。她引述當地官員表示,當局了解她在香港的處境,加快處理速度,令本來至少兩個月的申請期大幅縮減至一周。 離港前一晚,友人為她在中環舉行歡送會,期間她接受《蘋果》訪問,直言8個月內多人向她伸出援手,不單提供經濟支援,亦在精神上陪伴她。但說到香港政府,她再次搖頭,「政府要停止歧視跨性別人士,沒有任何一個人應該得到像我一樣的待遇,沒有。」 「請你張開眼睛,看看世界上的人已經改變想法,去理解何謂性別,性和性別是有分別的,性(Sex)是生理性別,性別(Gender)是社會性別,政府應了解。」Eliana指,世事不只黑白,還有很多灰色地帶,彩虹有很多顏色,宇宙萬物各有差異,「歧視及拒絕跨性別人士,問題出在教育身上,如果大家了解我們的情況,我100 %肯定大家不會歧視我們。為甚麼你會對一個人感到害怕?正正是因為你不了解,就是這麼簡單」。 她指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卻在走回頭路,迫跨性別人士接受手術以獲取包括婚權在內的權利,並不合理,「(港府)是時候去接受差異,去明白人類和宇宙、自然一樣充滿多樣性,我們是一個人,與性及性別無關。」她批評手術侵犯個人自主,「任何人不應被迫接受手術,不應被迫去移除或加上任何部份,沒有一個人,包括醫生或政客可以決定怎樣處理你的身體」。 Eliana 希望在新的國度繼續學業,從今以後不再被視為異類,並利用自己的經歷去幫助同路人,她說:「希望可以代表其他人,可以成為一把聲音,以及成立國際性的跨性別人士支援組織。」前路未知的Eliana更期望在紐西蘭得到更好生活,並盡快與在網上認識、現時身在西班牙的男友見面,「我日後可以去任何地方,沒有在香港的規限」。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8-6 03:38 , Processed in 0.0779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