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婷 過完農曆年,緊接著元宵節與白色情人節也悄悄地來臨,許多商家無不摩拳擦掌地準備好好迎接這兩個重要的中西節日。其中,情人節更是令人期待,怎麼說呢?當提到「情人節」時,相信許多人的腦海中,會浮現一對看起來幸福洋溢的伴侶,無論是共度晚餐,還是牽手散步,畫面總是讓人感覺「浪漫」快要滿出來了。而每年的情人節,透過資本主義的加工與建構,且不斷地被複刻下,形塑了大家對於情人節的期待,也滿足了大家對情人節的想望。只是,這樣的浪漫能有多少個永恆? 因為工作的緣故,有機會接觸到離婚家庭的夫妻雙方,看著他們彼此對立的氛圍,經常令我有很深刻的感觸;當初相愛的兩人,在眾人祝福下步入婚姻,欲相知、相伴一生,但想不到的是,情到濃時轉為薄,相愛到最後,反而開始對對方生膩,熱情與激情的消逝,兩人之間也僅剩下責任與習慣;若生活又缺乏新的刺激,小摩擦會逐漸演變成大衝突,再來個導火線,相愛的兩人變成了仇人,使得當初的海誓山盟,聽起來也份外諷刺了。 上禮拜,胡婷婷與前夫分手的新聞沸沸揚揚,雖然當事者並未現身說法,但她高EQ的處理分手議題,著實令人佩服。是阿,為什麼分開一定要如此的慘烈,才能代表深愛過?愛不成彼此,一定要仇恨彼此嗎?能不能有另外的選擇?就像胡婷婷選擇不批評、不謾罵,心中的痛難免,但盡量將這段感情留下值得收藏的回憶與美好,不是很好嗎? 不過這樣的境界,確實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在工作實務上,看見的大多是因為不甘願對方過得比自己好,所以一定得做些什麼或說些什麼,讓對方感到難受或不好過,好似如此才能獲得復仇的爽快。但捫心自問,自己這樣真的快樂嗎?滿足嗎?相信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無形之中,自己會陷入誤認自己很快樂的迷思中,然而實際上,卻是讓自己困在算計與仇恨中,無法跳出,直到最後才發現,痛苦的其實是自己。 「好聚好散」是一句知易行難的口號,如果無法跳脫心魔,兩人的關係會持續決裂下去,直到兩敗俱傷。若不想走到如此地步,那麼尋求關係修復可能也是一種選擇,透過專業的促進者,使雙方了解彼此的糾結,進而可以在平和、理性地對話下,將關係修復,讓雙方不再互相敵視;縱使最後還是選擇結束情分,也可以很平和的分開,這才是真正實踐好聚也可以好散的理念。(台灣性學會理事)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6 00:23 , Processed in 0.0757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