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2 02:14 中國時報 【江靜玲】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七月上旬於華府召開的中美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打趣的說,他跟今年五月才上任的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魯雖然是「一對新人」,但並不想步入「同性婚姻」。 外國媒體對汪洋的「妙喻」報導比中美對話還多。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這位主管經濟事務的中國新任副總理,「有幾分幽默感」;英國《衛報》指出,在中國那些一本正經,喜歡引用古老格言的政治精英中,汪洋出乎意外的脫穎而出,成為一位與國際時事銜接,擅用隱喻的高手,同時顯示了中國領導階層,至少對時下全球同性戀的趨勢有所了解。 「同性婚姻」確實已經是個無法逃避的全球社會話題。英國國會上星期才完成「同性婚姻」法案立法程序,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也在國會完成立法程序後「同意」這項法案。同性婚姻在英國已經合法,目前只等相關法律完成整合後即可落實執行。英國政府估計,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年時間,所以第一個英國同性婚姻,可望在明年夏天舉行。 同性婚姻在英國是一個反覆遭到質疑和激辯的議題,尤其是保守派的上議院代議士,對這個「足以顛覆整個傳統社會結構」的法案,幾乎抱持著「勢不兩立」態度。上院鷹派甚至在下院通過《同性婚姻法》後提出所謂的《同性婚姻修正法案》,意圖全盤推翻。 也正因為這項《同性婚姻修正法案》使得整個「同性婚姻」在英國上院兩天罕見激烈坦白的辯論中,愈辯愈明。那兩天激辯中,第一位出櫃的保守黨上議員布萊克起立發言,開宗明義的說:「我是一名同志,我跟我的伴侶在一起近四分之一個世紀,我非常愛他,跟他結婚,將是我最大的驕傲。」。布萊克最後告訴他的上院同僚,「除了我愛的是個『男人』外,我跟你們大家是相同的;我要的不是你們的容忍,而是公平以待。」 布萊克以親身感受和經驗道出支持「同性婚姻」者的精義,即爭取「平權」,無論性別、種族、性傾向、年齡或信仰,每個人都可以結婚。 每個時代,都有必須向前推進的新議題,在更新和推進過程中,一些老傳統和舊體制,不免要被推翻或改變,如果同性戀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發展到廿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必須面對「同性婚姻」的議題,我們就應該要有更開放的心胸和更平等的思考方式,來討論這個議題。 一個朋友曾表示,他不知道該怎麼啟口告訴我,他的女兒是同性戀。但我覺得,更勇敢的是他的孩子能夠告訴他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實。這個朋友後來說,「算了,因為我覺得她是對的。她問我,你是要我找個不愛我的男人,還是找一個可以真正愛我的人?」 我的抽屜裡有兩張存放了多年的結婚賀卡,分別是慶賀一對男性和一對女性婚姻「白頭偕老」,但迄今一直沒有機會使用到。為什麼要準備用不到的賀卡呢?因為這兩張結婚賀卡讓我想到我的那些忠於自己選擇的伴侶的同志朋友們,我由衷期盼他們有一天可以像異性戀人一樣,在法律框架下有選擇「結婚」或「不結婚」的自由與權利。如果兩個真正相愛相守的同志朋友決定以婚姻的形式許下對彼此的承諾,我也將由衷的祝福他(她)們。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1 08:29 , Processed in 0.0896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