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婷 歷史學家黑爾默.林格倫曾經說過:「視乎人把事情看成是由某種力量促成,順理成章地發生,還是純粹出於偶然,然後人就把『神』、『命運』或『機遇』加諸其上。」此意思表示,無論古今中外,當人類的生命歷程中,曾經遭遇一些困難或意外時,人類為了尋求另外一種解脫,會以「這是命運的安排」之宿命觀點,來減輕心中的不安與焦慮。這是人類的一種正當防衛機轉,以保護自己免於陷入更加悲傷或難過的情緒,然後可以順應天命,繼續生活下去。 但是,如果每當遭遇問題時,均將問題導向於宿命觀點,這樣真的可以無事,然後好好生活下去嗎? 記得某天,我與社工進行個別督導的時候,社工提到有一位年約70多歲的阿嬤,她的前夫幾乎每天跑到她家外面敲門、大聲辱罵她討客兄、欠錢要還錢等字眼。雖然阿嬤有兒有女,且亦與兒子媳婦同住,但是對於阿公如此不理性的言行,兒子也無力處理。阿嬤受到阿公騷擾言行的影響,幾乎不敢外出與鄰居互動,整天待在家。社工勸阿嬤先暫時搬離住所,但她不願意,因為她說這是她家,她已經住習慣了。社工想請阿嬤的兒女幫忙,但是阿嬤說他/她們工作忙,不要去打擾他/她們。 阿嬤還告訴社工,每當阿公來亂時,阿嬤報警處理,警察會安慰阿嬤說:「阿嬤,我跟妳說啦,來亂,你丟賣擦依~」阿嬤回答說:「阿恩歌~~我甘嘎糾還…」警察就說:「沒要緊啦!妳就當作是上輩子欠他的,忍一咧就過去啦!」聽到警察如此的安慰,阿嬤也認同,認為是自己上輩子欠前夫的,這輩子還完就好了,然後,繼續忍耐阿公。只是,我在想,阿嬤可以這樣忍耐多久? 上述這個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在從事受虐老人服務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老人家大多會受到宿命論觀點的影響。譬如老人家常說:「沒要緊啦~忍一下就過去啦!」、「算我上輩子欠他的」、「和小孩上法院不好看」等,結果換來的是遭受家暴時,歸因於一切都是命運安排,然後採取隱忍與退讓的消極態度因應,最終導致憾事發生,令人不勝唏噓。 因此,在處遇老人受虐案時,除了協助老人家釐清受暴的主因之外,如果發現他們被宿命論困住的時候,請勿再用宿命論安慰老人家,這樣只會使得老人家更加消極與退縮,對於解決受暴情事反而無濟於事。我們應該要協助老人家走出宿命論的枷鎖,並重新使老人家看見問題的關鍵點,使她/他們感受問題解決後的差別,如此受虐情形才會獲得改善,使老人家脫離受虐的危險情境。(社工督導)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1 07:35 , Processed in 0.0749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