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婦女運動、同志運動與公民參與後,跨性別議題也將開始嘗試由民間主體來進行政策推展。跨性別倡議站發起人陳薇真表示,以往只有零星軟性的教育現場,只能用個案的新聞事件做解讀,或是由非跨性別本人的人士和團體代勞,但經常難以反映性別轉換群體的經驗。陳薇真認為,跨性別若要由民間自己出來做進一步政策推展,面臨眾多挑戰,包括群體人數少、社會化較低、個人需經辛苦的轉換歷程穩定後才可能有做組織工作的條件,以及機構化草創階段的困難。許多朋友仍得上班。但議題的長期進展,仍需有長設性人員,全時而持續地投入一系列的相關深耕。 跨性別的實際議題,包括證件性別法律承認,以及在就業、校園、原生家庭、健康、公共空間、親密關係、社會保障等。有些需經由國際比較研究和立法,有些經由行政和公部門體制,有些需由民間自已建立敘述,方能全面推展。陳薇真表示,除了打破性別二元和廁所問題以外,我們要關切更多現實的問題,尤其在性別轉變階段初期時資源少而社會風險高、貧窮失業、受父母毆打、離家、中輟與流離失所,從制度和社會支持來改善目前現況。 跨性別倡議站發起人表示,自參與兩公約審查後,臉書粉絲團上有許多各領域的朋友,包括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法律人、人文社會系所學生、同志與性別圈,「跨性別主體的朋友反而較少,因為臉書有身份隱私問題,但有的會默默看」陳薇真笑說。粉絲團上除了撰稿與評論,也摘譯了最新各國的立法新聞,「國際同性婚姻捷報動態的質、量皆俱,但跨性別權益卻較少人知,也沒有精兵戰力」。 除了參與明年5月《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國際審查的民間影子報告以外,跨性別倡議站將於今年7月7日假台北NGO會館,辦理「國內證件性別更換制度合宜化」議題會議,邀請醫療、法律和社福人士共同商討。另外,為回應政府可能於下半年公佈「委外研究案」結果,正在商議民間是否也舉辦「性別法律承認國際比較民間自我委託成果發表」,邀請各方朋友,諷喻政府決策過程經常使權利真正受影響者無機會參與,並由主動公佈民間做的各國法律情況搜集成果,包括已免經強制手術的國家、已立法保障身份文件性別隱私的國家。這些內容除了社會好奇與關心,跨性別朋友其實也不太知道。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2 20:20 , Processed in 0.0762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