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妮 我關注「開放關係」這個主題已經頗有一些時間,幾年前,開了一個部落格放文章,把連結掛在BBS的名片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段大同小異的對話,例如: 網友:「我看了妳的部落格文章,妳認同這樣的觀念?」 我:「是啊。」 網友:「妳有男友嗎?」 我:「目前沒有。」 網友:「問個問題,不要介意,你有嘗試過?」 我:「有啊,你為什麼會想到這個問題呢?」 網友:「我跟以前女友也有過,她的理念跟妳一樣,但最後男生結婚,對象還是會選擇單純點的。」 我:「能夠接受這些觀念的人不多啊,接受又能夠作得到更少。」 網友:「說是一回事,真正能包容的很少,我喜歡有其他伴侶,但無法接受老婆也這樣。」 我:「能夠誠實面對自己、面對情緒、溝通關係,這需要很多學習跟練習,但大部分人並不習慣關注這個部分。」 發生了好幾次之後我才在想,這些人想跟我說的是什麼呢?短短一段話,其實包含很多隱藏沒說的想法,包含著這個社會的性別文化讓許多男人女人內建的性愛觀念及道德標準,包含著合理化自己的雙重標準及不願改變。「男人可以、女人不行」或是「我可以、對方不行」明明是不平等及雙重標準,這是理性的層次。但其實背後的情緒方面則是,如果打破了這種大家以為根深蒂固的觀念,可能會引發的不安全感、對關係的恐懼焦慮、對自己及對方的信心及信任,以及能不能承受相對不穩定的關係,這些種種才是很多人嘴巴上看似合理的說法:「說跟做是兩回事」,但其實根本就是承受不了,不知道如何處理,或鐵齒認定事情不會改變,或無法改變。 開放關係談的是在感情關係中有能力與對方討論性或愛的對外開放,只不過,很多聲稱嚮往開放關係的人,他們主要的目標只有性的開放,並不希望太過衝擊或顛覆。而且,如果還要跟另一半討論、溝通什麼的,太麻煩了,於是,隱瞞另一半去偷吃、劈腿的人,大概只有多沒有少。連女人也一樣,秘密的擁有多重伴侶而不被人知道,在網路或夜店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區別其他部分的自己,即便有些人逐漸理解到坦誠溝通的好處或可能性,但想想伴侶的接受度或眼光,或是可能引發的衝突、情緒,很容易打消念頭,繼續遊走。 的確,要走阻力比較大的路是困難的,需要有一定的條件跟能力,有一些人也知道溝通或經營開放關係往往帶來許多挑戰,但又不認同隱瞞或欺騙的方式,才寧願用比較麻煩,但比較平等誠實的方式,一路邊走邊學。(社工員)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2 20:25 , Processed in 0.0721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