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IRL女子拉拉學園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2GIRL女子拉拉學園 首頁 新聞 觀點 查看內容

美少女資深以後:與公約相遇

2013-3-5 22:46| 發佈者: tsubasa1113| 查看: 945| 評論: 0|來自: 台灣立報

摘要: 上週是台灣簽署加入兩公約(《公民與政治經濟權利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報告發表,並邀請10位國際人權專家來台審查,感謝在現場的NGO朋友們不時用臉書實況轉播,稍微一窺這次兩公約審查的現場 ...
■崔妮

上週是台灣簽署加入兩公約(《公民與政治經濟權利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報告發表,並邀請10位國際人權專家來台審查,感謝在現場的NGO朋友們不時用臉書實況轉播,稍微一窺這次兩公約審查的現場。

我在2009年有幸參加了與兩公約性質類似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首次國家報告專家審查會議。老實說,那次的經驗跟這次看線上片段轉播的感覺非常類似,政府在國家報告內容當中粉飾太平或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每每被國際人權專家用非常實際且具體的問題一一點破,例如:法律規定家庭暴力是犯罪行為,就等於所有家庭暴力行為都會受到懲罰跟處理了嗎?在施行家暴法方面的情形是什麼樣?最常出現的樣態是什麼等等很實際地問題?我記得,當年參加CEDAW國家報告審查時,就不斷聽到審查委員詢問類似的問題,「實際情形如何?」、「有什麼樣的困難?」、「不同群體是否有同等的機會?是什麼造成了不同?」

當政府想呈現台灣在人權保障上的進步,卻引來國際專家提出疑問,詢問是否有實際的例子能夠證明國家報告的說法,特別是這些國際人權專家曾經審查過許多不同的國家。把不同國家的情形拿來相較,有些事情是世界上沒有國家能夠完全避免的,但台灣的國家報告卻宣稱完全沒有。是否屬實?又是如何做到?

我想,CEDAW或兩公約會引發我的好感,其實不是條文本身有多完備或考慮周全,而是在這些人權公約的運作過程中,如此務實的面對不可能完美的社會現況,有點像是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這些公約並不是提供唯一的標準或必須依循的準則,而像是提供參考值跟提醒,提醒我們有哪些面向可以留意跟評估,又能接納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讓不同的國家描述自己的樣貌。不過,這次兩公約跟CEDAW有很大的不同,在於民間NGO努力準備影子報告,提供審查委員民間的實務經驗與觀點,這是運作機制裡面必要的一環。透過公約作為平台,讓政府跟民間能夠有提醒、點破、合作跟互相分享。

我也看到NGO之前的串聯合作,特別是同志與性別團體在兩公約裡面找到許多可施力的面向,讓國際專家能直接詢問政府代表對於同志婚姻、性傾向歧視、性別平等教育、愛滋人權等等的態度跟政策走向,並直接提醒政府,依照兩公約,國家有責帶領社會往更平權的方向前進,並非以「社會共識」作為政府不作為的理由。

同志與多元性別是我覺得這場審查中很精采的部分,卻是之前CEDAW公約較少被關注的部分。我不清楚,是因為兩公約包含範圍更全面?還是因為參與CEDAW的組織,眼神還是比較放在異性戀生理女性的人權呢?

(社工員)

丟雞蛋

讚一個

遞鮮花

酷斃了
4

我認同

被雷劈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1 05:19 , Processed in 0.0750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