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鴻安專欄 1961年,美國的大學畢業生男女比例為2:1,即每兩名男生才有一名女生;1980年,男女生比例打成平手,在畢業生中各占一半;2010年,女生已大大超過男生,占了57%。2011年以來,女生的優勢持續擴大,目前的基本比例為6:4,女生占六成,男生保住四成。 為什麼女生會壓倒男生?這是近年的一大話題,但是卻一直找不到確定原因。不過,今年初出版的一本新書說,已找到其中的秘密。 由兩名社會學教授出版的新書「女性的崛起」(The Riseof Women)說,女大學生多過男大學生,主要的原因在於一個事實:女生的中小學成績優於男生,直接導致上大學的女生人數超過男生,而女大學生人數較多,則又導致女畢業生人數較多。 上述的結論,由研究得出。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教授迪普瑞(Thomas DiPrete)和俄亥俄州大社會學教授布奇曼(Claudia Buchmann)分析了男女生自幼稚園至高中的各階段表現,發現不少女生壓倒男生的情況。譬如,幼稚園女生的自制力和貫徹態度都優於男生;又如高中男生多輟學,家庭和同伴對輟學造成最大影響。 書裡還有一個重要的看法:雖然女性上大學的人數超過男性,已形成女性在教育上崛起,但並不表示女性的地位就此超過男性;事實上,美國女性無論在社會、家庭和就業各方面的地位仍落後於男性,充分反映出男女性之間的不平等。 譬如,在就業方面,女性在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的職業就大幅落後於男性;在與電腦和數學有關的工作中,女性只占26%,在工程和科技的工作中,女性只占14%。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男女生在大學選讀科系時,存在著嚴重的分科分系情況,男生入讀STEM的比例大大超過女生。作者的研究發現,女生在8至12年級時對科學和數學失去興趣,直接導致她們上大學時沒有選擇入讀這些科系。 作者指出,基本上,女性沒有「教育過多」的問題,反而大量男生沒有上大學,反映出美國中小學教育存在問題,必須改善,以便讓更多男生上大學,以及讓更多女生選讀STEM。 在女生對科學和數學的興趣問題上,作者發現,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只要加強學校的科學和數學教學,女生就會對科學和數學產生興趣。對於科學和數學,女生沒有天生的認知困難,只要改善學校環境,問題就會得到改善。 至於讓更多男生上大學的問題,作者的研究發現,太多高中男生沒有認清一個事實:中小學教育是上大學的準備,而大學教育則是就業的準備;如果男生希望將來經濟得到改善,就必須從中小學作好準備。 更多內容請見邱鴻安專欄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1 13:10 , Processed in 0.0734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