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在全球性別平等聲浪下,好萊塢各大電影獎是否也應模糊性別界線,摒除男、女演員獎,改讓男女星一同角逐「最佳演員」獎項?但眾女星可不願苟同。 動畫片「勇敢傳說」(Brave)的編劇兼導演安德魯斯(Mark Andrews)說:「這個構思很棒。最後我們都只是說故事的人。我不覺得在定義角色上,性別扮演是主要因子。」 在其他電影類獎項上,像是導演、編劇或是攝影,安德魯斯說,「人人皆有獲獎機會,男女都一樣」。 不過獲得今年奧斯卡提名最佳女配角的莎莉菲爾德(Sally Field)不這麼認為。 她說:「如果你這麼做,頒獎台上就看不到任何女演員了。角色比例以男性偏多,向來都是這樣。」 以電影「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同樣在今年獲得女配角提名的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說:「我能不能想像一個表演藝術無性別的世界?當然可以。這會很快就發生嗎?當然不會。」 如同莎莉菲爾德提到的,問題在於女性角色比男性少太多。根據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女性電視電影研究中心數據,2011年的百大賣座電影中,女性角色只占1/3。 電影與電視圈幕後工作中,獲得獎項肯定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奧斯卡1929年首度登場,但最佳導演獎的首位女性得主一直到2010年才出現。當時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以「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打敗其他男性入圍者,勇奪最佳導演獎。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另一項新研究顯示,2012年最賣座電影中,女性導演只占9%。 曾兩度勇奪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莎莉菲爾德說,女性「應該要有自己的類別。因為她們自己獨樹一格。她們想在這個行業中存活,得遇上許多男演員不會遇到的問題」。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1 13:30 , Processed in 0.0898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