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應愈來愈多只生一胎、高齡產婦的需求,醫界引進精密產檢,除可避免產下唐氏症等先天異常嬰兒,並可及早預防胎死腹中。 蘇怡寧指出,衛生署提供產檢是「三角式」,妊娠前7個月每個月產檢1次,第28週至36週每2週產檢1次,36週之後每1週產檢1次,著眼於「懷孕後期」;然而科技進步,已能及早偵測疾病癥兆,英國周產期專家倡導懷孕初期第11週到13週「倒三角式產前照護」。 蘇怡寧說,絕大部分的妊娠及胎兒重大異常,在11週至13週的超音波掃描就可以篩檢出來,例如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34週前早產。 對於高齡孕婦非常在意的唐氏症篩檢,蘇怡寧說,在懷孕11週至13週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可測量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鼻骨、靜脈導管是否逆流、三尖瓣是否逆流、肝動脈血流是否異常,再加上非侵入性唐氏基因篩檢,提高篩檢準確率。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認為,衛署公費產檢不符當前需求,希望能增加懷孕早期的超音波檢查次數,合理提高給付,衛署國民健康局仍在評估。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4 13:05 , Processed in 0.0786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