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妮 本週最令人感到爆炸的一件事,就是一位已在我們機構服務將近4年的夥伴,上週突然宣布她要離職,令所有人感到震驚與手足無措。「太突然了!」這是大家共同的心聲。為什麼突然要離職呢?因為她先生搬到外地工作,不習慣住在親戚家,於是要求太太跟小孩搬去跟他住,讓一家人住在一起。而我們這位夥伴不願意,但也接受了。這話說出來,不曉得您的感受如何? 前幾天,跟一位剛認識的性別領域朋友聊到我們機構,一開始我提到機構的宗旨是要婦女培力,然後提到了最近突然多出這件人事異動,令大家頭皮發麻,朋友大概也沒有多想,就回了我們「應該培力婦女能夠反抗這種事啊」。我想,如果稍微有一點點性別意識的人,都會對於已婚婦女沒得商量的隨夫遷居,有那麼一些不舒服吧,更何況,她在此地已經有了喜歡的工作、相處愉快的同事、熟悉的朋友。生活了許多年,一下子就被迫要拔離熟悉的環境,對於一個不太容易適應新環境的人來說,實在是很苦的事情。 如果稍微有一點性別意識,或許就會忍不住想批判這種性別觀念,這種認為女性結婚後,她的工作沒那麼重要,想住在哪裡也不重要,先生想做什麼、想搬去哪裡才重要的想法,對女性太不公平。甚至也有人會批評這樣的婦女缺乏主體意識,不懂得反抗或拒絕先生的要求,還以家庭、孩子為重的順從丈夫的意願,而不是捍衛自己的意願跟決定權。如果不是認識她一段時間,或許我也會輕易的下判斷,認為這樣霸道的先生、順從的太太真是讓我很不舒服,也會為太太抱不平。 但是,每個人做的決定,都有她的環境、脈絡、條件,更重要的是,人的改變與成長需要看的是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而不是當下做了什麼決定。如果去看過程,就會看到她雖然仍是那個觀念比較傳統,把家庭、先生、孩子放的比自己重要的婦女,但如果去了解她接受這個搬家決定的過程,還是可以聽到她並非沒有試著為自己爭取,她表達了希望有更多準備的時間、希望讓工作告一個段落再走,表達不希望搬家,我猜想,若是過去,她會這麼做嗎?或許更不會,過去更沒有讓她感到在此地有重心的依靠啊,這讓我會相信這段時間在機構中的學習,是有效果的。 之前曾經跟朋友討論到,大意是說,社會分析批判重在刺激想法、增廣見聞,社會結構絕對影響個人的生活,但絕對不等於個人的生活。已婚婦女在生活中的選擇與決定如此地受到侷限,真實到有些殘酷。活生生在我生活中上演,讓一向自由自在想幹嘛就能幹嘛的我來說,也是體驗了一回。 (社工員)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3 06:45 , Processed in 0.0755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