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筱晶 我喜歡聽年輕的孩子們說關於學習的校園故事,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從故事中對於自己的觀念和教學進行反省,體會教學的價值與意義,以及改進自己的性別教育實踐,增加我對教學生活中隱含矛盾經驗的察覺,認識教育既定的現況是如何維持它的運作機制而不易改變,進而思考可以如何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轉化改善。 我和一位現在就讀大學的女孩聊天,她跟我說她就讀國中時,她們班上有一位男生,喜歡跟女生一起玩,一起坐下來聊天。就算聊天內容盡是些美容知識,甚至是女生的月經,他都有辦法融入其中,講得頭頭是道,對於班上的女生而言,他是個不可缺少的談心夥伴。 但對於其他男生來說,他卻是個「怪胎」和「娘娘腔」,常用這些侮辱的稱呼叫他。所以男同學們便想盡辦法整他,下課的時候故意把布丁倒出來,弄爛放在他的桌子抽屜裡,讓他拿書時摸到大叫,讓全班一起笑他;在他的書包裡放進一堆假蛇,讓他嚇到哭,然後在旁邊大聲地嘲笑他;去專科教師上課時,因為教室有鋪地板,所以需要脫鞋,男生就會趁機在他的鞋子裡放進小根鈍掉的鐵釘,讓他下課穿鞋時,踩到痛得無法走回教室和同學一起上課。 女孩跟我說,讓他覺得更不能接受的是,老師居然視若無睹,完全沒有想要插手或是叫欺負他的男生停手的意思。曾有女生跟老師提這些事,老師卻說:「這是他們男生的遊戲,妳們女生是不會懂的啦!」這些事情發生已經過了幾年,女孩仍是很氣憤的說:「就是這樣一句話,老師放縱了他們變本加厲,甚至到了無法無天。身為一個老師,卻完全不願意去解決這件事情,他真的不配當老師!」 她接著說,那時候她們班幾位女生打掃校長室,有一天,她們在掃地時間遇到學校的志工媽媽,就趁機向志工媽媽說這些事。志工媽媽一聽,簡直氣炸了,於是在導師會報時,志工媽媽向校長轉達這件事情,校長就立刻處理,後來老師離開學校,她的這位男同學也因為學校處理了,同學不再常常欺負他,他才不再害怕上學。 聽完女孩說的故事,覺得身為老師,言教身教實在太重要了,必須積極處理孩子之間性別霸凌的事件,還要積極的教導學生具備多元的性別特質概念,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能夠覺察不同性別的人之間互動的刻板模式,學習懂得尊重別人,進而尊重自我與他人權益,保護自己和他人避免受到傷害,活用各項資源,培養危機處理的技巧與能力。這是我和女孩聊天後,深刻的省思與心得。 (高雄市安招國小教師、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8 04:07 , Processed in 0.0759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