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8 01:45 旺報 【(張逸帆/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陸生)】 同志遊行的前一晚我一直在想,對於沒有相同訴求的我來說,走在那群情激昂的遊行隊伍裡,會不會顯得格格不入?我沒有辦法對作為非異性戀者所受到的歧視與壓迫感同身受,自然沒有辦法如他們一般充滿熾熱的激情。我至多也只能以一個旁觀者的身分,去紀錄我所看到的他們。我的參與,能真正給他們帶來什麼,抑或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憐憫心得到些許的滿足?我是出於良心的支持,還是因為一點點的好奇?去,還是不去? 我最終還是去了。出於某種拋開理智的衝動。 今天的台北,比前些天要熱得多,走上兩步便忍不住大汗淋漓。人群集結成長龍,蔓延了好幾條街,高舉彩虹旗,為了自己和他人所亟需的平等。他們大聲地呼喊著,跳躍著,尖叫著,衝著公部門宣洩著他們的不滿與期望;他們穿著千奇百怪的衣服,喊著「傷風敗俗」的口號,動作誇張地扭動著他們的身軀。 他們的肆無忌憚,似乎要把平日裡的壓抑與憋屈在這一天全部宣洩出來。我既看到了他們在面對著教育部、立法院和NCC聲嘶力竭,大罵粗口時的瘋狂,又看到了他們在紅燈前耐心等待的秩序。沒有暴力,沒有混亂,有條不紊。 有人說,台北同志大遊行最令人振奮的一點就是:很多參加的人都不是同志。誠然如此。我看到了來自各個大學的學生,看到了教授、尼姑、志工、藝人、老外以及殘障人士,乃至同性戀者的爸爸媽媽,他們站出來,為同志權益大聲疾呼。 我看到了公車司機,拿起車上的話筒向人群喊著「加油!」;也看到記者衝著人群豎起大拇指;警員站在馬路邊認真維持著秩序,沒有絲毫的不耐煩。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非同性戀者,為了幫助他人追求平等,凝成一道力量,在台北的街上,徐徐推進。 我突然覺得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只要我站到了人群中,就是對他們的支持,哪怕這一丁點兒的力量是那麼的微不足道。我沒有和他們一起大聲地喊著口號,我只是用我手中的相機盡可能地去記錄,然後微微笑點點頭,豎一個大拇指,喊一聲「加油」。 我跟著遊行隊伍走完全程,回到起點,然後看完他們全部的表演活動。雖然我必須坦誠,他們的行為與追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我無法接受的,但我尊重他們,尊重他們所追求的平等與自由。因為這同樣是我視為至寶的東西。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8 02:36 , Processed in 0.0725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