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IRL女子拉拉學園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2GIRL女子拉拉學園 首頁 新聞 生活 查看內容

爭女權助難民 媽媽哈瓦獲獎

2012-10-7 23:00| 發佈者: tsubasa1113| 查看: 523| 評論: 0|來自: 台灣立報

摘要: 在索馬利亞城鎮加勒卡約(Galkayo),哈瓦.亞當.穆罕默德(Hawa Aden Mohamed)看著披上藍色和紅色披巾的年輕女性忙碌地在作坊中操作縫紉機。「看到這些女孩能夠自食其力,感覺很好。」這名 ... ...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在索馬利亞城鎮加勒卡約(Galkayo),哈瓦.亞當.穆罕默德(Hawa Aden Mohamed)看著披上藍色和紅色披巾的年輕女性忙碌地在作坊中操作縫紉機。「看到這些女孩能夠自食其力,感覺很好。」這名個頭嬌小的索馬利亞女性表示。不久之前,她剛因為投入幫助女性難民改善生計,獲得今年的南森難民獎(Nansen Refugee Award)。

據《衛報》報導,該獎項是命名自已故挪威極地探險家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佛里喬夫.南森(Fridtjof Nansen),每年由聯合國難民署頒發給致力改善難民事務的人士。

辦學校教育女性

哈瓦.亞當.穆罕默德,又被稱為媽媽哈瓦(Mama Hawa),她被提名的原因是,她致力於索馬利亞女孩和女性的賦權運動,特別是幫助那些因為數十年來非洲之角戰爭和饑荒不斷下,成為難民的女性。

身為加勒卡約和平與發展教育中心(Galkayo Education Centre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 ,GECPD)的共同創辦者,她認為教育就是一切。「我認為,不接受教育也是一種疾病;沒有教育,你根本不算存在。當然你在生理上是存在的,但是在心理上和情緒上,你並不存在。」她日前在加勒卡約接受訪問時表示。

有近1,250名女孩透過GECPD接受正式教育;1千6百名16歲以上的女孩則透過GECPD學習基本識字、算術和縫紉等生活技能。大多數接受幫助的女孩是因為受到超過20年來影響索馬利亞的衝突和旱災所苦,被迫逃亡的難民。根據聯合國難民署,自從GECPD開始運作之後,周邊地區的女童受教育率提高到了40%,是索馬利亞境內最高的。

媽媽哈瓦的整個人生,都奉獻於在這個傳統上父權的社會中,為女性爭取權益。從許多方面來看,她之所以能有這種恆心,都是因為一個男性的緣故,這名男性就是她的父親。當她10歲時,父親送她去上學。這在1950年代的索馬利亞中部城鎮百多亞(Baidoa),是個顛覆傳統的決定。

「我的父親對女孩比較特別,」她表示,「我記得長輩,和他的朋友會問:『為什麼你想要送女兒去上學呢?』我的父親總是會說:『別管我的女兒們。』」

父親的這項決定,成就了一段媽媽哈瓦終身與學習的不解之緣,不論她是一名教育者、政府官員、運動人士或一個難民。她現在把在加勒卡約進行的工作拓展到男孩和年輕男性身上。

在縫紉作坊裡,婦女和女孩還為難民製作包括內衣和衛生巾的「尊嚴套組」。除了這個作坊,GECPD還為男孩開設了金屬加工和木工中心。這些作坊位在鎮上低矮的小房子裡。媽媽哈瓦表示,海盜幫派和其他軍事民兵常會招募街童男孩,她想要給這些男孩另外一個選擇。

戰火飄零 堅毅求生

GECPD由聯合國難民署和樂施會等非營利組織所支持,除作坊外還設有青年資源暨運動中心,成為了當地社交及文化中心。

起初,媽媽哈瓦因為教導女性為自己發聲,而頗受批評。「清真寺提到我們,就說我們是惡魔……後來,當他們看見將近有250名女性,這麼多人一起接受成人教育之後,批評聲浪逐漸平息。我們建造了近12所學校。」

GECPD也提倡廢除女性割禮。媽媽哈瓦的妹妹法托瑪(Fatouma)在7歲時,因為割禮過程造成感染不幸身亡。這個經驗到現在她仍揮之不去。「不要問『為什麼』,這沒有意義。只要想想那種痛苦、那些女孩的死亡,還有些女孩因為第一次手術並不成功,需要接受二次割禮……」媽媽哈瓦的聲音開始顫抖,「你了解了吧?」

據估計,索馬利亞有95%的女孩經歷過女性割禮,通常是在4至11歲進行,大多數人是採用切除或陰部扣鎖等最極端的方式。今年8月通過的新憲法已宣布女性割禮為非法行為,但倡議人士表示,其實很難落實禁絕此行為。

媽媽哈瓦在1949年出生,在印度受教育後回到摩加迪休(Mogadishu),在教育部服務了15年。當軍事獨裁者巴瑞(Mohamed Siad Barre)1991年被推翻之後,媽媽哈瓦便逃到了海外。

她最後落腳加拿大,在當地找到一份工作,住在不錯的公寓裡。她認為她的難民生活與近年來被迫逃離家園的索馬利亞婦女所經歷的恐怖經歷根本不能相比。「我們總是說,會有希望,我們不應該失去希望,或是我們生命的火炬……事實上,這很困難,特別是對女性及孩子來說。」她表示。

1994年,她回到了索馬利亞;在南部港口基斯馬約(Kismayo)開設了一間女子教育中心。但在1999年,因為地方部族武裝人士彼此交戰,她再度被迫逃到海外。

南森難民獎的獎金為10萬美元,媽媽哈瓦已經想好這筆獎金要如何花用了。她想要在青年中心設置更多跑道、蓋一間小賓館容納來訪的團體,再為女性設置一間職業學院。

在16歲的牡娜(Mouna Hassan Mohamed)心中,媽媽哈瓦實至名歸。這名青少年3年前從首都摩加迪休逃到加勒卡約,現在仍住在難民營中。但她在縫紉作坊中賺的錢讓她能擁有一些獨立和自尊的資本。「我把賺來的錢用在家人身上,」她邊操作著縫紉機邊說,「我幫3名年幼的弟妹付學費,我也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丟雞蛋

讚一個
1

遞鮮花

酷斃了

我認同

被雷劈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14 15:10 , Processed in 0.0713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