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在跟我講韓劇的劇情,輕熟女主角是高跟鞋設計總監,被20歲的年輕男主角撞到,一夜情之後意外懷孕。我一邊聽一邊回以︰「不合邏輯,被撞怎不搭小黃去醫院,還要讓他騎機車載。」、「總監怎會去小麵攤喝酒?」、「喔老梗,一次就中獎喔?」之類的簡短吐槽。女友並不因為我的無趣而生氣,只是繼續述說她覺得有趣或精采的劇情。 「妳不覺得這有性別歧視嗎?女強人老是毀在愛情或懷孕上?」我轉頭問。「可是就異性戀來說,這種愛情喜劇其實很好看呀!」她說。「所以就是把言情小說的總裁系列換成女性版,這樣很不錯,有反應到現代社會女性擔任領導者越來越多的現況。」我最後這樣說,但沒說出口的是:「只是多加了女人才會發生的一夜情一次就懷孕中大獎!這種劇情設定真是教壞囝仔大小,所以男人只要有本事讓女人『中獎』就是無敵大絕招囉?」 仔細想想,無論是言情小說偶像劇本土劇,對於角色設定的處理上,幾乎很難跳脫異性戀主流對於性別的預設:男生多半是豪門子弟或總監,女生是家裡窮困的傻大姊;最後找到安穩的長期飯票,從此醜小鴨變天鵝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是再細想,為何這類平凡女得到飯票才幸福,女強人擁有愛情才快樂的劇情,竟然可以受到歷久不衰的歡迎呢?是不是灰姑娘變公主最後嫁給王子這童話故事害的?公主嫁王子、庶民女也嫁王子。那來那麼多王子可嫁?當然大家都知根本不是這樣,所以才更需要夢幻浪漫來對抗現實生活的辛苦。但現實生活的辛苦,有部份難道不就是性別不平權造成的嗎?性別平權是必須落實到全民身上的生活教育,單就異性戀部分而言。古早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型態,在現代社會早已過時,台灣女性就業人口約44%,雙薪家庭、小家庭已是主流,這是事實不是嗎,更別提性別主流化了。 這對話當然不會有結論,後來我又補了一句:「難道就不能來個幾齣王子跟王子、公主跟公主一起過著幸福快樂日子的偶像劇嗎?」我說。只見女友用「傻孩子,別作夢了!」的表情笑著看我,說:「這樣叫那些找不到男友跟女友的單身異性戀怎麼過下去?」,這下我知道了,原來終究是多數主流的需求遠重於少數。只不過忍不住要想,我們從小到大不斷接收異性戀才是在社會生存的王道,更不斷接受著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王子配公主的夢幻訊息,某種程度來說,是否有可能也是造成性別歧視的幫兇呢? (作家、女同志網路廣播節目主持人)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7 13:47 , Processed in 0.0740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