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IRL女子拉拉學園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2GIRL女子拉拉學園 首頁 新聞 觀點 查看內容

美少女資深以後:出櫃之日

2012-5-22 22:48| 發佈者: tsubasa1113| 查看: 1489| 評論: 0|來自: 台灣立報

摘要: 一般來說,「出櫃」指的是同志跟他人坦承自己的性傾向,而這個「他人」有很多層次,同學、同事、親近的好友、家人、父母,乃至於一般不認識的人都可能是出櫃的對象。通常來說,跟比較友善同志的對象出櫃當然比較容易 ...
一般來說,「出櫃」指的是同志跟他人坦承自己的性傾向,而這個「他人」有很多層次,同學、同事、親近的好友、家人、父母,乃至於一般不認識的人都可能是出櫃的對象。通常來說,跟比較友善同志的對象出櫃當然比較容易,最困難的往往是跟父母,特別在華人社會,因文化與家庭觀念的緣故,原生家庭真的是許多同志很難面對處理的一塊。

不過,出櫃似乎已經不只是同志專用的詞彙了,就好像「同志」也不只單指同性戀者,而是各種在性傾向、性偏好、親密關係型態的多元存有而產生的身分認同,也都可稱同志。不同性族群要不要出櫃,怎麼出櫃,要面對的社會壓力,及困擾有所不同。

之前曾經在一本書的自序上看過,對於華人父母來說,要面對面接納孩子是同志、雙性戀等等是困難的事。對華人父母來說,孩子要走非主流的路,無論是先天或後天,都不只是孩子能不能夠找到自己、做自己,是不是生活的開心快樂,是不是能夠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的問題。「個體性」在華人社會算是很近代才有的概念,大部分人更在意的是他人的眼光,在意的是每個人應該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如果孩子沒有扮演好為人子女的角色,父母最焦慮的,除了自己是不是連帶成為「壞父母」?另一方面就是責怪子女對父母的不盡責或毫不在意。

其實這非常矛盾,我們對個體性的接納與認可,是在符合既有社會文化規範的前提嗎?現實上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文化規範及個人實踐之間協商、拉扯,揭露容易被接受的部份,隱藏不能被接受的部份,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嚴格區別網路上與現實生活的界線了,也不會有那麼多人狂喜於網路上某個可以匿名揭露那些所謂「不被主流接受」的各種想法與經驗。

為了維持和諧,無論接受與否,家人之間不一定會知道這些是,更不用說談論到這些事,除非有一天碰到爆點,踩到讓某個人特別無法接受的地雷,因而爆開、講開,就像我終有一天要面對這個狀況。面對這一天,父母就像我之前所了解過的那些父母的反應相同,表達的想法相同、態度類似、威脅類似。這一天,沒有預警的到來,做了這麼多準備、自我整理與自我療癒,這勢必是一個關卡,的確是個難關。但想想自己身旁,有自己的生活、有夥伴、有支持系統,面對感覺受傷的父母,他們的不解、痛苦、憤怒,就像才剛被戳破的膿包,還需要許多時間療癒。(社工員)

丟雞蛋
10

讚一個
26

遞鮮花

酷斃了
5

我認同

被雷劈

剛表態過的朋友 (41 人)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5-4 05:15 , Processed in 0.0737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