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在台灣愛滋感染者中,男女比約為12:1,由於女性占的比例相當低,女性愛滋感染者往往較不被重視。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感染愛滋的女性,更需社會接納。 徐森杰表示,根據疾管局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地區本國籍愛滋感染女性截至2013年2月底止共1,714人。因人數稀少,其相關權益與照顧往往不受重視,且社會的負面標籤與污名比男性感染者更嚴重,污名與偏見反而遮蓋女性感染者因信任而反被先生或男友傳染的真實樣貌。 感染前後處境雷同 露德協會於2012年與9位愛滋感染女性進行深度的訪談研究,發現感染愛滋的女性於感染前的生活處境有非常多的共通性,例如,感情路不順遂:男友劈腿,甚至結婚新娘不是自己,或遭受性暴力。另外,不少女性感染者都為了重要他人犧牲,如為了家計中斷學業,工作貼補家用,所賺的錢供家人、男友花用。同時還要承擔家庭重擔,如擔任家庭的照顧者,照顧長輩、弟妹,承擔家庭照顧責任。 另外,女性發現感染愛滋後,也有共同的生活處境,如放棄對感情、婚姻的追求,甚至自動放棄結婚、生子、擁有性生活的權利。另外,這些女性仍舊負擔家中經濟重擔,或是家庭照顧者的責任。甚至因為感染,被家人要求不要出門,在家裡負責照顧家人就好,剝奪其就業權。 承受污名與壓力 另外,女性感染者也有被污名的情況,例如就醫告知後,醫護人員耳語認為感染者是性工作者,或是認為感染者必定情感關係複雜,但許多女性感染者其實交往單純,是因信任伴侶而被感染。而感染者女性也不會主動求助社會資源,選擇默默面對跟承受。同時還是以家人、伴侶健康為優先,照顧傳染給自己的伴侶,也不會思考自己老化後的照顧跟預備。 另外,女性對於抗愛滋藥物的副作用也常不知如何因應,積極治療的意願較低,憂鬱的情形較多、也較嚴重,自我價值貶抑,容易壓抑、悲觀,更不敢想自己可以擁有小孩。雖然醫療科技進步愛滋感染者仍能生育,但女應在自我壓力跟醫護人員的暗示下,多數選擇終止懷孕。 生育後應繼續篩檢 署立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鄭舒倖表示,許多女性感染者會被要求不該懷孕,但其實目前醫療已能做到滴水不漏的協助愛滋媽媽生下健康的寶寶。另外,女性感染愛滋後可能以其他婦科疾病方式呈現,而讓婦女失去戒心。 鄭舒倖呼籲女性朋友若有身體異狀,應積極就醫。鄭舒倖也表示,國外已積極研發殺菌凝膠,讓女性在性行為中可以進行自我保護,也希望台灣也可以儘早上市。 疾病管制局愛滋病組副組長黃彥芳也指出,疾管局針對女性懷孕時提供全面愛滋篩檢,但許多女性生育後便不再覺得自己會有感染可能,而疏忽定期檢驗,呼籲女性朋友可以養成自己健康檢查習慣,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徐森杰表示,從研究中發現,女性感染者相較男性感染者來說,只要有一點點家人以及伴侶的接納與支持,對感染的原因容易原諒,極少追究。徐森杰也呼籲社會大眾,只要讓女性感染者得到多一點心理支持,就能燃起女性感染者的生存力量。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5-7-5 15:33 , Processed in 0.0672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