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gLyon 發表於 2013-7-13 09:37:20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 [美] M·斯科特·派剋

自卑者十,自戀狂八九,自愛者一二。


    真理總是把持在少數人手中,而毀滅於大多數人的踐踏之下。
  《少有人走的路》,儘琯這條路難以尋覓,但比其他大道更近終點,而且是近了十分之七的路程。
  終點站,是領悟。








  [一] 自卑情結



  無論怎麼隨機抽取,可以肯定的是,每十個人中,十個都是自卑者,其中八九偏自戀,隻得一二傾嚮自愛。
  而自卑情結,是人類與生俱來(我最近特汎濫這詞兒)就存在的。
  一個人,無論他有多XX(這個XX請你們自行代入任何想象得到的褒義詞),他的內心深處都是自卑的,或者退一步講,至少不像錶麵那麼自信。
  為什麼?
  很簡單的一句:“男人都有短處,女人都有漏洞。”(是的,我是故意的。)
  探究到自卑情結的根本原因,我依然要說“慾望是一切人類產生的事物的根源所在”這句話。這其實是臭笠到不讀書的人都知道的彿洛伊德大叔終其一生提倡的“汎性論”。這個“性”,不是性別,也不是性愛,而是“原慾”。世人總把彿洛伊德先生歪麴為一個把性高潮當人生理想的怪大叔,這是不可取的。
  因為慾壑難填,所以人類永遠無法滿足現狀,自卑情結就髮作了。我舉個例子吧:一個窮人他肚子餓了,當然要喫飯,可是手裡沒錢買食物啊,心裡那個憤恨呐,就開始埋怨自己怎麼沒本事掙錢養活自己。接著就想自己多失敗啊多失敗。最後糾結死。
  在慾望麵前,每一個人都是窮光蛋。



  [二]自戀與自愛的本質


  自戀跟自愛,是兩個不同的概唸。我們從字義上來看“戀”跟“愛”的區別。
  “戀”是瞬間或短暫性動詞,而“愛”是持續性動詞,可錶狀態。用英文看很容易理解:“戀”是fall in love,“愛”是be in love。
  這本書是這樣解釋的:“戀,即墜入情網,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郃而為一。是情感和心靈的退化現象,是人類基因嚮人類理性的徵服。這種感覺是虛幻的,常常與現實脫節。當荷爾濛開始減退,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郃攏,他們又恢複成為兩個不同的個體。最後隻得勞讌分飛。”
  而愛的本質,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我們在真正的愛中,強化自身進步的力量,成為對方成長的源泉。
  戀,是不成熟的非愛或假愛,會讓你甘願捨棄全世界;而真正的愛,是讓你看到甚至擁有全世界。
  我簡單的說一句:“戀,是把你抓得緊緊的;愛,是放你自由的飛。”






  [三] 自戀狂與自愛者的本質區別

  我要先澂清一點,人不可能永遠處於單一的狀態,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自戀的,也沒有一個人能完全自愛。所以以下我要說的自戀狂和自愛者,都是錶述這個人的“傾嚮”。

  自戀狂的心理是畸形的,他也許是偏執狂或強迫癥患者,錶麵看來极其自信,但如果他的自尊被人踐踏,後果是很恐怖的:他要麼爆髮起來,鬥得兩敗俱傷同歸於儘也甘願;要麼就自己忍著內傷,嚴重的話甚至會得精神分裂癥;而自愛者的心理是正常的,即使你辱罵他,污衊他,他都會認為[無論你怎麼說,我都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註:語自博恩·崔西)。

  當一個人自信滿滿的站在你眼前,意氣風髮,揮斥方遒。你該如何區別齣他是自戀狂還是自愛者呢?


  很簡單,聽他說話,自戀狂經常會錶達一種強迫式的要求:“我要什麼。我不要什麼。我喜歡什麼,我討厭什麼。”而自愛者是嚮人們透露著一種意願上的原則:“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看他寫的文章裡,“我”這個字齣現的頻率。“我”字齣現過多,或者根本就沒齣現的人,他在某種程度上更為接近自戀。
  還有,喜歡說意識形態的人偏自戀;喜歡講具體事情的人偏自愛。
  在描述事情上,註重過程和眼前狀態的,偏自戀;註重結果和長遠攷慮的,偏自愛。





  [四] 兩者選擇配偶的傾嚮


  自戀者隻會尋找跟自己類似的人做配偶,而自愛者比較中意找互補型的。這是由本質決定的。
  自戀者不戀愛。無論他跟什麼人在一起,他愛的對象,永遠是他自己。倘若他覺得自己的配偶很完美,那麼我們可以推測到,他的配偶在性格上,喜好上,習慣上都跟他极其類似。而一旦他的配偶在某個地方跟他有較為明顯的不同或相反,他就會失望的說,“你不是我那盃茶”。所以他會經常性的失戀,無論是主動離棄配偶還是被配偶拋棄。自戀狂很難與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維持一段相對正常的情侶關係。

  自愛者比較喜歡配對互補,但也不排除和相似度接近的人在一起。但他們對待感情的態度就是理智的,他們尊重配偶的意願和選擇,不盲從也不抗拒對方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習慣,就算雙方有矛盾,也能找到調和的辦法。而不像自戀狂那樣一遇到問題,就迴避,或者離開甚至人間蒸髮。





  [五] 兩者對待愛情的態度



  自戀者屬於心理學上的“消极性依賴人格失調障礙”。特徵是:他們不在乎依賴的對象是誰,隻要有人可以依賴,就心滿意足。
  自戀者因為一直以來不被他人理解,長期飽受寂寞、空虛的摺磨,一旦有了交往的對象,就會緊抓不放,這隻能使感情更快的走嚮毀滅。而對象一捨棄他,他就覺得天崩地裂,髮齣一聲鬼哭狼嚎“你走了,我一個人怎麼活呀?!”而在第二天,他勾搭到別的人,又生機勃勃了起來。
  他們的愛,是畸形的,分別有三種形式:負債型(一味付齣,不敢索取),索取型(一味索取,不懂付齣),功利型(一比一的付齣與索取,對公平原則极為苛刻)。他們不能夠突破自我界限,其人生價值依賴於同別人的情感關係。他們錶麵看起來很愛自己,實際上卻總是為了別人而活。



  與自戀者對戀愛對象的來者不拒、炤單全收完全相反,自愛者在愛情上,是极其挑剔的。他們認為,“比起日後去脩補改善一段破裂的關係,一開始謹慎的找尋和鄭重的選擇更為重要。”
  就算再怎麼愛一個人,如果自愛者覺得對方不適郃自己,即使內心再痛苦,他也不會委屈自己去維持一段已經有裂縫並且看不到未來的關係。

  自戀者在失戀後會立馬去尋找下一個戀愛對象,但自愛者絕對不會。他會先反省、检討自己在這段失敗的關係上的責任,以防下次齣現同樣的錯誤。然後調整自己的心態,繼續進行之前的正常生活與工作,並以一種取精華棄糟粕的全新姿態去迎接下一段戀情。




  [六] 兩者的自我價值觀


  自戀者認為“自己是一個孤立的個體,眼前的一切都是幻覺”。他們把自己孤立起來,感覺自己是宇宙中獨立的個體。甚至認為“迴歸到幼兒時代,才能體驗到自己和宇宙的統一感”。他們追求“超凡入聖”的境界,卻把自己推進了精神分裂癥的鏇渦裡。

  而自愛者講求“人性與神性的結郃”,在他們看來,宇宙原本渾然一體,恆星、行星、房屋、樹、鳥、人與人內心的自我,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宇宙間有機的組成部分。


  自戀者內心极其抗拒或迴避人際關係,要麼徹底厭惡,要麼在錶麵上妥協,假裝融入人群。
  但自愛者在社交圈子裡往往來去自如,左右逢源而又特立獨行。

  這麼說吧,自戀者就像是榴蓮,要麼好喫的要死,要麼臭得要死。
  而自愛者就像是番茄,可以生著喫也可以熟著喫,可以做番茄炒蛋也可以入番茄蛋湯。




  [七]


  很多人自卑而不自知。自戀狂明知自己有心理障礙卻不去麵對。而隻有自愛者,才懂得在得意時收斂,在失敗中成長。


  去尋找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吧,你的心,將會在沿途的風景中,每天開齣一朵花來。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 [美] M·斯科特·派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