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59 發表於 2013-3-25 16:25:34

我的「同志性」練習

LEZ's VIEW 好好看世界2013-02-21 03:28:15
我的「同志性」練習
■文/Caret‧
每一個同志身上都有除了身為同志之外的部分,我瞭解有些人不願意特別標示自己的同志身份,是因為不想被異性戀體制粗暴地簡化或標籤為「她/他是一個同性戀」,然後莫名其妙地被別人把妳/你與某些偏見以及次等待遇綁在一起。


每一天,這世界有許多同志必須隱藏他/她們的「性身分」(我認為這是一種或可稱之為「同志性」的東西,它可以包括性欲取向、性別氣質、同性性經驗與同志社群生活等等……),才能安全地活著,或至少感覺安全地活著。


這其實構成一種非常嚴重的剝奪。


這種剝奪,一方面是制度化且結構性的,他方面亦存在於內化了之後的自我檢查機制裏。


我因此決定每天至少要做一件事,來保有並滋養我的「同志性」,例如與人討論或辯論同志權益(包括打擊、反制歧視同志言論)、例如閱讀與同志相關的資訊或書籍,例如看同志電影、影集或聽同志音樂,例如創作與此相關的東西,例如參與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的「多元成家,我支持」百萬連署(註一)並且拉身旁各種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與氣質的親友們加入連署、例如更重視「友誼」以及其他種種令我感覺不安的關係。


呵呵,如果用傅科(Michel Foucault)的話來說,那就是:


問題不是要在自身內部發現關於自己的性的真理,毋寧比較是通過自己的性達到一種關係的多樣化。無疑地,這就是為什麼同性戀不是慾望的一種形式,而是可慾的某種結果。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去成為同性戀,而不僅堅持於去認知到我們是同性戀而已。( Le problème n'est pas de découvrir en soi la vérité de son sexe, mais c'est plutôt d'user désormais de sa sexualité pour arriver à des multiplicités de relations.Et c'est sans doute là la vraie raison pour laquelle l'homosexualité n'est pas une forme de désir mais quelque chose de désirable. Nous avons donc à nous acharner à devenir homosexuels et non pas à nous obstiner à reconnaître que nous le sommes. )


這是一種練習,「同志性」需要被認真排入行事曆,像運動選手或鋼琴家不能不練習那般,但這更像是一個遊戲。


我很喜歡這個新遊戲,我每天都發現一點點新的自己。


正因為沒有人教過我如何作為一個同女(當然這可能也沒有什麼標準流程或教材可言啦),我決定正視這個自我教育的問題。


這是我的「同志教育」,我的新年新希望。
妳呢?

ks0921 發表於 2013-7-4 19:52:48

本帖最後由 ks0921 於 2013-7-11 14:10 編輯

每一個同志身上都有除了身為同志之外的部分,我瞭解有些人不願意特別標示自己的同志身份,是因為不想被異性戀體制粗暴地簡化或標籤為「她/他是一個同性戀」,然後莫名其妙地被別人把妳/你與某些偏見以及次等待遇綁在一起。
----
對!! 我厭惡被人"標籤", 什麼叫同性戀就是變態?! 什麼叫同性戀就是不檢點?! 什麼叫同性戀就是只會開HOMEPARTY... (族繁不及備載)痛恨....

每一天,這世界有許多同志必須隱藏他/她們的「性身分」(我認為這是一種或可稱之為「同志性」的東西,它可以包括性欲取向、性別氣質、同性性經驗與同志社群生活等等……),才能安全地活著,或至少感覺安全地活著。
----
我不否認, 這一點, 我也會藏, 但有時候藏也藏不了, 只是沒人戳破, 只有在包裝著女性外表下, 才能和人平起平坐
不被人質疑, 這是自我防禦的一種機制, 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這其實構成一種非常嚴重的剝奪。
這種剝奪,一方面是制度化且結構性的,他方面亦存在於內化了之後的自我檢查機制裏。
----
當真的人人平等、平權的時候, 以上說的, 才是真正的剝奪....

我因此決定每天至少要做一件事,來保有並滋養我的「同志性」,例如與人討論或辯論同志權益(包括打擊、反制歧視同志言論)、例如閱讀與同志相關的資訊或書籍,例如看同志電影、影集或聽同志音樂,例如創作與此相關的東西,例如參與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的「多元成家,我支持」百萬連署並且拉身旁各種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與氣質的親友們加入連署、例如更重視「友誼」以及其他種種令我感覺不安的關係。
----
至少在「自我認同」這個部分, 一直沒有斷過, 如果斷了, 也不知道自己剩下些什麼...

呵呵,如果用傅科(Michel Foucault)的話來說,那就是:
問題不是要在自身內部發現關於自己的性的真理,毋寧比較是通過自己的性達到一種關係的多樣化。無疑地,這就是為什麼同性戀不是慾望的一種形式,而是可慾的某種結果。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去成為同性戀,而不僅堅持於去認知到我們是同性戀而已。

----
傅科, 一個20TH的老灰仔, 身為結構主義的一員大將, 以事物解構、分析, 再構成, 重新連結關係網,

這當中要花多少時間?! 才能積累成這樣的成果?!
在這個速食的年代, (不要跟我說 談了2、3年的感情就不算是速食, 我指的是一段關係的縱度跟深度)
對一件人事物的看法及見解, 都來得淺薄, 也因為自己所知的範圍有限, 更無法完全的表達其意思
有時候看著大陸不斷的用一些"古早人"(就是已知的、未知的同性戀名人), 資訊爆炸式的, 不斷的迅速累積
然而產生了什麼效益?! 或許有, 或許沒有,
畢竟這事是發生在中國內地, 不是臺灣
若是在臺灣呢?! 就算去努力, 但根深柢固的、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觀念, 是否能引起共鳴?!
當然, 也可以樂觀的說, 只要努力, 潛移默化中總會慢慢的擴散出去, 總有一天, 可以充份的認同這樣的身份跟關係


----
今天(2013-7-11) 在找個資料的時候
熊熊花現這個新聞
PEOPO網一直以來是個以小市民發聲的新聞網站
注重的是社會邊緣的聲音
這篇新聞 跟大家分享
「只要性/別不平等存在的一天,我們就會一直存在」
http://www.peopo.org/news/107890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同志性」練習